尋道者所隱不遇
籬外涓涓澗水流,
槿花半點夕陽收。
欲題名字知相訪,
又恐芭蕉不奈秋。
籬外涓涓澗水流,
槿花半點夕陽收。
欲題名字知相訪,
又恐芭蕉不奈秋。
籬笆外,涓涓的澗水緩緩流淌,木槿花在夕陽的余暉中漸漸隱去。我想留下名字表明曾來拜訪,又怕這芭蕉難以承受秋意的凄涼。
涓涓:水流緩慢的樣子。
槿花:即木槿花,夏秋開花。
奈:忍受。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在一個秋日傍晚去尋訪隱者,結果未遇,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尋隱者不遇,其突出特點是借景寄情,將情感融入清幽的秋景中。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高超的寫景抒情技巧。
憶君同泊海西津,夜半圍爐酒百巡。今夜扁舟惟有淚,滿江風雪覓何人。
自是芳心合,清溪如見招。角英高二陸,比艷薄雙喬。偶矣終非蔓,奇哉竟不夭。倚欄頻顧盼,一樣絕塵囂。
一地殘花,滿枝禁果。卅年踽踽吾將跛。黑貂裘敝夜風寒,人間豈有真天火。無可如何,如何不可。鏡中萬象無非我。自由無過我靈魂,靈魂長向微軀鎖。
天寒萬木僵,月出四山靜。積雪縞清夜,幽崖自輝映。上方衣裘單,俯視寒芒正。長風掃纖云,平湖竟天凈。倒影落僧窗,橫飛濕銀鏡。微瀾玉塔搖,秀色千巖競。俄然萬象沉,坐覺群翳屏。一鳥不復飛,光華久逾盛。吟懷共朗徹,禪心寄枯勁。秪覺塵界卑,忘身在高夐。半空擊瑤簪,泠然發孤詠。萬里吾目中,悠悠一漁艇。
事業蹉跎可奈何,時光轉眼去如梭。仕能行義心無愧,年到知非鬢欲皤。菊圃清霜凝細藥,槐庭涼月上橫柯。一簾秋興憑誰遣,對酒掀髯發浩歌。
仙人高居鵲華峰,手把五色金芙蓉。驂鸞翳鳳朝九重,翩然出入蓬萊宮。軒轅上天騎白龍,群臣泣抱烏號弓。八年鴻臚贊翊功,帝命出佑天南東。鳳城百雉盤脩虹,海水直與銀河通。仙人披錦袍,玉立冰壺中。笑呼東方白兔公,周覽八極氛埃空。廣寒三萬六千戶,借問誰持修月斧。上界清虛隔風雨,應知照見顛崖苦。兒寒思母衣,兒饑思母哺。莫向人間照歌舞,為天作眼萬萬古。
隔籬花見兩三枝,又是河豚欲上時。手倦拋書松下臥,任他林鳥和唐詩。未覺前溪綠漲深,野窗長日對遙岑。南華誦罷心無礙,別樣風光自在尋。菊花開到石欄前,小飲秋光九月天。五柳文章乘醉讀,不求甚解亦陶然。陋室冬來氣亦和,暮寒不似曉寒多。偶移書案南窗下,自把新詞對雪哦。
沈沈溪水風吹綠,一角山痕眼又明。小檻人稀花獨秀,高樓春去雨無聲。自披靈府沖和氣,未解芳年旖旎情。塵世何心問枯菀,坐招林籟聽蟬鳴。
黃閣歸來綠野寬,諸生時得奉清歡。吳泉晉水皆名勝,正要先生次第看。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行字,胸次全無一點塵。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馬尋芳客,未信吾廬別有春。
二十年前此戰場,隔溪野燐尚凄涼。兒童生長他山久,卻把家鄉作客鄉。
何人移棹過江門,白石黃連尚有村。閒步海洲懷古處,道娘無墓可招魂。
遮門皓首啼,行路涕交揮。不見斑衣好,空隨畫翣歸。蘭芽方獨秀,華萼尚交輝。試待遼東鶴,千年有令威。
深院溶溶夜色新,素娥移步就花神。瓊姿皓魄相輝映,并作人間一段春。
寒欄獨倚語同誰,老兔新狐作久違。鳥未棲勻枝上下,風才欲作葉東西。模糊大石盤獅睡,暗淡荒燈曳雨垂。何處陶家種蒿客,此時想正酒難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