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鄭龍川子汝瞻巖翁二首一敘別懷一謝惠端硯 其一
汝瞻當日預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齡。
別久恨無書寄鴈,夜深猶記案帷螢。
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紹品丁。
后會阿蒙須刮目,流聲不減國蘭馨。
汝瞻當日預文盟,七十人中最妙齡。
別久恨無書寄鴈,夜深猶記案帷螢。
我叨天幸登科甲,子盍心期紹品丁。
后會阿蒙須刮目,流聲不減國蘭馨。
汝瞻你當日參加文盟,在七十人中最為年輕。分別已久遺憾沒有書信往來,深夜還記起你在案帷下借螢光苦讀。我有幸科舉登第,你也應心懷期望繼承家族品第。日后再見,我定要對你刮目相看,你的聲名不會遜色于國蘭的芬芳。
預文盟:參加文盟。
妙齡:年輕。
書寄鴈:指書信往來,古代有鴻雁傳書之說。
案帷螢:用晉代車胤囊螢夜讀的典故,形容勤奮苦讀。
叨:承受,謙詞。
盍:何不。
心期:心中的期望。
紹品丁:繼承家族品第。
阿蒙須刮目:用三國呂蒙的典故,指人有了顯著進步,要用新的眼光看待。
國蘭馨:國蘭的芬芳,比喻美好的聲名。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鄭汝瞻曾一同參加文盟,分別已久。詩人科舉登第后,寫信給友人,既有對往昔的回憶,也有對友人的鼓勵,反映出當時文人之間相互期許、重視文化傳承和個人發(fā)展的社會風氣。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與鼓勵。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貼切,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xiàn)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交流。
云齊千里競高飛,風引鈴聲落翠微。幾度月明霜冷夜,飄零猶認主人歸。
道士朝乘白鶴還,樓臺金碧鎖空山。半天花雨飛幢節(jié),萬壑松風雜佩環(huán)。丹井夜寒光剡剡,石壇春靜蘚斑斑。飄然便擬從君隱,分我玄洲一半間。
記得年時雪后村,月明詩酒共黃昏。自從別后無消息,一片相思入夢魂。
落日蒼山道,淮陰祠下過。禍生齊境土,功在漢山河。野鳥啼新樹,殘煙帶薜蘿。英雄千古淚,汾水一添波。
鐘鳴谷響孰為然,因擊緣聲故有言。若會雖言本無說,從教千偈口瀾翻。
種發(fā)蕭蕭七十馀,問奇還過子云居。幾回欲繼元和腳,阿買從來不解書。
菰蘆何處一留連,握手任安意氣懸。八郡風棱持斧日,三山霞色爛柯年。梅花慣覓湖頭寺,桃葉頻呼渡口船。莫訝秋宵銀漏促,分行云髻簇華筵。
疊紙候風更倚欄,幾回魂夢付飛鳶。牽絲信有丹青手,好放梅花在九天。
梁園四月斗炎蒸,眾飲松堂爽色凝。天上樂聲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層。高情不使忙官奪,野興常于勝地增。西海漸生歸路月,上方無藉散花燈。
若個探春興不豪,出郊日日醉醇醪。可憐芳質辭朱戶,欲酹花神費綵毫。詩在袛堪歌渭曲,賦成那用怨湘皋。昆崙若遣三青使,定說瑤池有碧桃。
月暗投寒港,天明發(fā)曉途。鷺應尋宿侶,雁已誤更奴。霞映沿汀蓼,霜枯倚岸蘆。彭郎磯尚遠,隱隱一山孤。
我懷別后向誰論,雪曲成時苦憶君。何處有樓三百尺,抱琴長對子山云。
林陰偏種竹,露冷不栽花。十畝松間月,分將棲暮鴉。
宋之子罕,不貪為心。人獻人玉,吾守吾琛。利之靡溺,物孰能侵。寶各不喪,昭哉德音。嗚呼天王,求車求金。
華陽上館誰曾到,知有高人避世深。當戶春云團紫蓋,洗空花雨散青林。丹臺篆跡龍蛇動,經閣松聲鸞鶴吟。念子離居消息遠,幾將書札寄遙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