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稹西歸
南州風土滯龍媒,黃紙初飛敕字來。
二月曲江連舊宅,阿婆情熟牡丹開。
南州風土滯龍媒,黃紙初飛敕字來。
二月曲江連舊宅,阿婆情熟牡丹開。
南方的風土讓良馬滯留,黃色的詔書剛剛傳下敕令。二月的曲江連著舊日的住宅,阿婆與我情誼深厚,此時牡丹正盛開。
南州:泛指南方地區。
龍媒:指良馬,這里可能喻指元稹。
黃紙:指詔書,古代詔書用黃紙書寫。
敕字:皇帝的命令、詔書文字。
曲江:地名,在今陜西西安,是當時的游覽勝地。
阿婆:可能是詩人家中長輩或熟悉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元稹曾被貶南方,此詩應是元稹接到朝廷召回命令準備西歸時,詩人所作。當時社會政治環境多變,官員被貶和召回較為常見。詩人在送別元稹時,寫下此詩表達復雜情感。
這首詩主旨圍繞送別元稹西歸,突出特點是將朝廷召回之事與春日景象結合,情感表達委婉。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名作,但為研究當時文人之間的交往和情感提供了資料。
萬事人間不可期,云中日日候來儀。九苞自愛桑榆暖,慚愧西風碧樹枝。
萬里欲何之,行營望將旗。我正憐煙客,人疑是藥師。談兵奮髯戟,騎馬策楊枝。為試登樓嘯,胡雛滿地悲。
我行荒林翳,道傍臥豐碑。平生頗好古,下馬細讀之。盧龍劉節度,生當大唐時。杖策奮威武,勛業開邊陲。人無百年身,既盛還當衰。植此頌功德,亦有千年期。埋沒蔓草間,赫赫誰復知?往者已可嘆,來者更可悲。
華構翚飛萬迭山,黼帷祇在殿中間。風聲颯颯傳神語,燭影煌煌近帝顏。遠岫樹低云補缺,清溪石礙水流灣。殘碑認得先朝刻,愿道當年二圣還。
西風拂面飲微酣,小摘茱萸手自簪。極羨酒兼詩共好,正緣人與景相參。杜門不復貪游賞,落帽無由際劇談。嘆息登高兄弟遠,目隨鴻雁過天南。風露蕭蕭葉半黃,老來情薄似秋陽。一樽冷落思佳客,九日凄涼在異鄉。采菊何心追靖節,哦詩無語答仇香。危臺戲馬今安在,休惹清愁攪石腸。
遠矚憑空曠,懸思入窈冥。波憐千疊綠,山愛六朝青。江國多風雨,人心雜醉醒。所思何處是,云佩感湘靈。
趙宋累十葉,南渡紹興時,金主長驅百萬師。兩淮宵遁權與锜,駕欲航海社稷危。麾艘絕江來,氣已吞采石。顯忠期不至,事勢倉皇急。參謀本儒生,剝床痛憂國。立招諸將赴海鰍,蹴舞雙刀陣中出。六軍奮勇殊死敵,畫艦沖渠半沉溺。復追射敗之,僵尸四千馀。公親再奏捷,露布獻酋俘。隨復縱火蕩巢穴,敵亦含羞燒鳳車。江東西,遂寧謐,口碑永頌神功德。當時微公那能免災厄,生民立廟沙溆傍,補報四時陳血食。只今風塵障日昏,想公英氣猶生存。咸懷我公不暫舍,堂陛再拜奠酒尊。安得如公者,復見生斯世,慰安黎庶清乾坤。于乎,安得如公者,慰安黎庶清乾坤。
袂掩芳塵欲避春,羞將月夕換風晨。向來花品看應熟,不待開時已可人。
高風慕浴沂,雩祭詠而歸。仁智樂山水,詩書暨古稀。不隨猛虎臥,且待鳳凰飛。君子兼文質,景星昭德輝。
尋春駐馬玄都觀,不見當年千樹桃。滿地松陰隨日轉,繞樓山色入云高。籌邊正儗行多算,壯國寧容挫一毫。有待天風起鵬鵠,也陪霄漢展鴻毛。
九州八極共年華,未覺天顏萬里賒。雉扇排春階立筍,猊煙泛曉燭生花。侯藩勢重嘶千騎,仙樂聲高進九霞。懸想故人袍帶冷,頗輸高臥屬儂家。金竹峰前共歲華,新詩同賦酒同賒。君如老柳春先綠,我似寒梅臘未花。晴日市眉行卻月,暖風客臉上流霞。小桃忽露墻東萼,春色寧遺陋巷家。
倏忽鑿混沌,茲事豈其馀。不知幾何年,云古仙人居,嗟我至此為之躊躇。洞天諸宮窅兮黑,試命烈火燭空虛。森森怪石相對立,如口欲語手欲抾。前有紫翠房,白云閟丹書。鷹揚燕舞化為石,芝田久矣不復鋤??蓱z仙人常恍惚,雖欲相從已超越。昆侖閬風吁太高,時亦幽潛到巖窟。青泥爛爛浮土潤,綠髓涓涓映山骨。吾聞仙人不食而長生,何得有此鹽米之空名。豈伊往來真戲耳,簸弄物化令人驚。頗疑壺公壺,樓閣中崢嶸。摩尼珠光帶青色,千奇百怪誰所營?須臾眼暗燭欲盡,惟以拄杖相敲鏗。松風漻漻呼我出,耳中微吟白玉笙。竦身欲上不可登,綆引魚貫相支撐。歸來此境若夢寐,俯仰宇宙惟清明。
樓臺寂落過流螢,瑟瑟風弦振敗林。夢起長街千遍繞,一天明月冷無聲。
蒲生山澤間,水石長為徒。超然塵土外,秀色清而腴。印公愛之如寂公,當軒盆植數十叢。雖無仙人鸞鳳狀,好事剪拂還相同。葉如虬須直不卷,根穿石罅連蒼蘚。昔聞張生十二節,蘇子九花今宛宛。眼中清氣端可掬,此處焉知有塵俗。去年贈我小石盆,幾上團團青一簇。知君定出聊自怡,此心豈為物所移。色空都忘心境寂,寥寥獨坐軒中時。
南風久別忽言還,又苦河流九曲灣。若要順風兼順水,柂頭背指謝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