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陳起予宗夏二首 其二
昔共從師未裹頭,如今雙鬢各驚秋。
我無突兀萬間廈,君自昂藏百尺樓。
風雨苦多時事惡,英雄未遇老天愁。
相思一夜不成寐,早起題詩寄便郵。
昔共從師未裹頭,如今雙鬢各驚秋。
我無突兀萬間廈,君自昂藏百尺樓。
風雨苦多時事惡,英雄未遇老天愁。
相思一夜不成寐,早起題詩寄便郵。
昔日我們一同拜師求學還年少,如今兩人雙鬢斑白感嘆時光如秋。我沒有像杜甫那樣的萬間廣廈,你卻有不凡的氣質與才華。風雨交加,時事艱難,英雄未遇明主,老天也為此發愁。一夜相思難以入眠,清晨起來題詩寄給你。
裹頭:古代男子成童始裹頭巾,這里指年少時。
突兀:高聳的樣子。萬間廈:出自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
昂藏:儀表雄偉、氣宇不凡。百尺樓:借指志向遠大。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當時社會局勢動蕩,詩人與友人年少時一同求學,如今歲月流逝,兩人境遇不同,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抒發時光感慨、對友人思念和對時事不滿。特點是情感真切,通過對比等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真實情感。
草堂瀟灑,今年初種碧瑯玕。更宜野菊幽蘭。便信先生于此,真個不求官。但西負攬鏡,落日憑欄。耕筆釣磻。算遭遇,未應難。好待青霄得路,穩上長安。良辰樂事,且展放尊前舞袖寬。天影外、秋色南山。
桂嶺崇崇插絳霄,晴嵐浮動翠云飄。峰巒碧潤輕翻縠,巖壑精熒深染綃。晚靄忽開高突兀,馀輝斜抹蔚苕峣。緩行鳥徑衣裳濕,莫說梅花萬里遙。
時復中之興已高,是非一付與春醪。向來醉眼略四海,粗記柴桑人姓陶。
遠宦良多感,新來更可悲。春隨斗柄動,人自海邊歸。仆馬疲勞甚,郊原雨水時。經旬不得信,憑檻又吟詩。
雨過百花盡,綠葉自成帷。翛然驚破殘夢,何許一黃鸝。獨上高樓凝望,不見陽春去處,惟見草離離。且喜畫梁燕,還傍舊巢歸。理紈扇,清竹簟,試單衣。莫思身外閑事,有酒便須揮。螻蟻王侯同盡,何用名標竹帛,留與后人疑。坐久暮天碧,月在綠楊枝。
黃檗山頭三頓棒,集云峰下四藤條。行不著,用得喬。堪笑大禪佛,小廝兒,錯將一滴,認作全潮。
來從西域馨香異,翻作東籬品目新。悟此肯為微利役,殷勤來賞屬幽人。
落月好顏色,東方殊未明。徘徊若相顧,欲逝轉含情。殘夜成元賞,祁寒見獨行。此生如此已,誰與惜平生?
便便夸毗子,辯口相矜欺。寧知起羞訓,悖出來亦違。一朝捫舌悔,四馬曠莫追。我思磨兜堅,千載猶須斯。
綺樓亙中天,窈窕百馀尺。飛甍架復道,藻井縱橫出。上有雙蛾眉,容華世無匹。臨風發皓齒,當戶理瑤瑟。新聲入云漢,四座咸動色。行人競傾聽,日暮不遑息。但睹來者歡,誰明居者臆。盛年處空閨,中夜起悽惻。
休蒲風采重明廷,又見花驄指帝京。三輔澄清需攬轡,九流人物待持衡。能無廣論嗣公叔,夙有昌言軼更生。野史若為光祖道,祗憑班管紀勛名。
野飲花間百物無,杖頭惟掛一葫蘆。已傾潘子錯著水,更覓君家為甚酥。
一懶將成性,春游尚爾勤。花攲知雨力,水皺見風文。碧落一明月,青山半白云。卻愁從此去,塵冗又紛紛。
京華逆旅,轉頭歲月十年中。悠悠真賞難逢。牢落黃金已盡,仆馬亦龍鐘。但平生豪氣,未減元龍。臨江故封。吳與蜀,渺西東。此幕聊堪一笑,且嘆途窮。扁舟南下,正霜落荊門江樹空。詩有興、說與飛鴻。
可道非常道,真空本不空。荒郊自生草,閒地又栽松。無欲更何慮,有為終必窮。風云上天去,老子信猶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