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居北郊自秋涉冬絕省人事觸緒有感托之諷吟書云前一日緝成八章寓興抒情非以言詩也 其八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
曉然一夢闌,無復萬里隔。
了知恩愛縛,障我修行力。
亦嘗勤遍參,漸欲空結習。
妄念絕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門,惟此一事實。
持問諸老禪,少露真消息。
南山翠鬅鬙,四荔拱故宅。
采衣侍三壽,教愛如夙昔。
曉然一夢闌,無復萬里隔。
了知恩愛縛,障我修行力。
亦嘗勤遍參,漸欲空結習。
妄念絕攀援,自性非假借。
百千三昧門,惟此一事實。
持問諸老禪,少露真消息。
南山翠綠而草木蓬松,四棵荔枝樹環繞著舊宅。曾身著彩衣侍奉高壽長輩,長輩的教誨關愛還如往昔。恍然間一場夢已盡,不再有萬里的阻隔。明白恩愛是束縛,阻礙我修行的力量。也曾勤勉地四處參學,漸漸想要消除積習。讓妄念不再攀附,自性并非虛假。眾多的修行法門,唯有這才是真實要義。持此問題詢問各位老禪師,希望能得到真正的消息。
鬅鬙(péng sēng):形容草木蓬松的樣子。
四荔:四棵荔枝樹。
采衣:彩衣,古代小兒穿的彩色衣服,這里指侍奉長輩。
三壽:高壽的人。
夙昔:往昔,從前。
三昧門:佛教用語,指修行的各種法門。
一事實:指真正的佛法要義。
此詩創作于詩人屏居北郊期間,從秋到冬遠離人事。詩人在這段時間里觸景生情,回顧往昔生活,同時深入思考修行之事。可能是在經歷了一些人生起伏后,對親情和修行有了新的感悟,從而創作了這組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親情與修行關系的思考。通過回憶往昔親情,認識到恩愛對修行的阻礙,進而堅定修行的決心。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將生活感悟與宗教思考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白蘋洲畔,紅蓼岸頭。漁人得意,撥動孤舟。飛起一行兩行塞雁,漾開七個八個沙鷗。絲綸在手,隨放隨收,時有金鱗上直鉤。
吳天子,當西上。
韶光荏苒太匆忙,佳節無聊覺晝長。戲馬雄風今憶項,落霞綺賦昔懷王。楓留殘葉千林赤,菊綻奇葩一徑黃。此日茱萸人插盡,凝情骨肉悵他鄉。滿簾秋色總凄其,堤柳飄搖黯淡姿。遣興朗吟楓落句,銜杯聊詠菊開詩。題糕盛事追前輩,賜橘榮恩感昔時。欲陟高崗頻眺望,那堪佳節雨如絲?
孤舟連夜發,客子念還家。遠道多秋卷,高城急暮笳。一身籠外鳥,萬慮壁間蛇。春色淮南路,江蘺繞白沙。
與爾同庚白發先,雁行零落淚痕邊。遺臣最熟云南事,私史長書大歷年。松在不妨霜雪苦,梅開益使水云妍。高文典冊憑君手,更補從龍傳幾篇。同出三閭是大宗,兩枝花萼一芙蓉。芝英自可安鴻鵠,玉舄何須戲祖龍。南屈文章當代少,懷王子弟異時封。白頭相對衣冠偉,蘭芷香飄滿碧峰。蘭橈日夕向江湄,骨肉纏綿及此時。天有南箕為傲客,人逢西漢重騷辭。驊騮老識天飛路,蛺蝶閒懸羽化期。暇日一尊歌出塞,封侯最羨得閼氏。玉樹連枝勢每分,鸞皇咫尺苦離群。雨中獨有佳人日,風外誰知帝子云。秦末神仙多上策,漢初豪杰少私軍。年來寂寞慚金劍,屠釣相從最憶君。麑衣散發亦逢迎,高簡空馳世外聲。豈有林宗能絕俗,自來巢父不知名。稻粱人肯肥閒客,薇蕨天猶靳寡兄。無限微辭寫哀怨,湘累子姓總多情。
舊日西湖徑,梅花幾度開。暫拋塵外事,乘興雨中來。佛國團青嶂,禪房鎖綠苔。一宵清凈業,浩劫自輪回。
一自聞余疾,鄉鄰共嘆嗟。問醫煩執友,請禱到貧家。饋藥魚箋數,投詩雁字斜。報音仍口授,為道病生涯。
還家自欣然,小耐孥輩累。老禪遽辟席,倦客容即次。仍將寒碧供,為浣羈寓意。斷續饑龍吟,煜耀金鎖碎。石鼎無幾然,團蒲有馀藉。山嵐變寒涼,更挾清露下。月干澹疏欞,風枝語良夜。為君賦招隱,自剔篝燈灺。
風濤風濤難重陳,揮杯只合與論文。若為七子忘詩賦,倚杖茅山共看云。
龍眼雖珍果,因多價卻廉。著花明野圃,垂實暗閭閻。盛暑攢如蟻,秋風白斗鹽。清香騰玉軫,翠色上珠簾。具眼應多見,稱奴每好謙。益顏無限補,止渴有馀甜。女伴攜籃摘,兒童斬竹拈。三朝留火焙,四海作珍瞻。盧橘中元冷,楊梅性本炎。中和惟爾羨,饕餮不渠厭。玉食時充貢,佳賓俎旋添。終身為世用,厚味少人嫌。衒玉非求售,韜光亦解潛。紛華雜桃李,骨鯁畜箴砭。藥譜功當載,仙翁齒屢沾。陶門何必柳,千樹映茅檐。
校讎中秘書,聞子宴城隅。大第丞相府,主人執金吾。浮云駐清唱,回雪舞妖姝。金罍溢醇液,犀箸厭鮮腴。高談郁不發,應接固已劬。我從四五公,置酒此石渠。開窗埽殘雪,列俎焚枯魚。谹言規姚姒,小說本虞初。不知敝缊寒,未覺膏粱殊。從容忽竟日,此樂亦誰如。長安事交游,貧富固有徒。不恨我失君,恨子不顧予。回頭成陳跡,萬事與化俱。題詩寄馀歡,毋乃笑其迂。
獨對平江靜。藉一桿、苔磯坐隱,綠楊幽境。豈為臨淵興羨久,憑把翠綸閑整。祗自寫,濠梁逸性。領取春風他日事,拂珊瑚、直上金鰲頂。爭便許,老煙艇。平生也托漁樵興。還念取,榑桑碧處,滄溟萬頃。龍伯而今憑怒少,都說海天澄鏡。又爭奈、吞舟還勁。安得磻溪人再起,剪長鯨。頓使環瀛凈,天下樂,為君慶。
金丹大藥人人有。要須是、心傳口授。一片白龍肝,一盞醍醐酒。只為離無尋坎有。移卻南宸回北斗。好笑。見金翁姹女,兩個廝斗。些兒鉛汞調勻,觀漢月海潮,抽添火候。一箭透三關,方表神仙手。兔子方來烏處住,龜兒便把蛇吞了。知否。那兩個鐘呂,是吾師友。
淑氣已回春,晴光遍八垠。學須年共長,德必日俱新。自得顏淵樂,寧論原憲貧。兩間期不愧,敢負百年身。
輕舟渺渺泛斜陽,最愛風來水面香。欲折蓮花還住手,恐驚花底宿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