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述
每與溪山對,自然懷抱開。
不愁明日事,何用即時杯。
一任頭如雪,孤眠鼻有雷。
早間巾履潤,池上看魚來。
每與溪山對,自然懷抱開。
不愁明日事,何用即時杯。
一任頭如雪,孤眠鼻有雷。
早間巾履潤,池上看魚來。
每次面對溪山,內心自然開闊。不愁明日之事,何必當下飲酒。任由頭發如雪般花白,獨自入眠鼾聲如雷。清晨頭巾鞋子濕潤,到池邊看魚游來。
懷抱:胸懷。
即時杯:當下就飲酒。
巾履:頭巾和鞋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遠離世俗紛擾、悠然自得的生活狀態,可能是在晚年或隱居時創作,以表達對寧靜生活的滿足。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閑適超脫的生活態度。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個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二相去留際,中原治亂分。異時馬上淚,遙灑曲江墳。
兵氣銷淮水。數將略、中原屈指,幾人程李。歷落河山供擘劃,快掃群胡如蟻。算小試、韜鈐而已。錦傘扶妝開寶扇,是英雄、得意當如此。紀緣遇,偶然事。鴛鴦三六神仙侶。盡晨夕、花前說劍,鏡邊問字。茜影飄云戀束影,一幅泥金箋紙。有新訂、雄情俠意。雙蠟燭前分畫帳,笑郎君、脂粉干戈里。填一闋,香奩體。
葉舠百轉入幽溪,灌木蒼藤夾岸迷。一縷炊煙小犬吠,柴門忽出竹叢西。映竹緣溪三兩家,陰陰樹影日將斜。翩翩黃蝶穿疏蓼,唧唧秋蟲語豆花。
庭槐漸覺影婆娑,歲月催人老奈何。晝永爾宜勤課讀,夜深余亦愛吟哦。從來自恃聞偏淺,到處心慮識愈多。美玉琢磨終作器,分陰須惜莫蹉跎。
玉質喜為鄰,窺園日欲親。鋤成江左綠,摘作嶺南新。葉淡調羹順,根香得味真。加餐常賴爾,肉食莫相嗔。
閱盡毗尼歲又催,擁爐深夜撥寒灰。念予計日歸三峽,知子何時過五臺。多病曾供匡岳雪,一身聊寄玉關梅。荷擔大道思賢者,望斷孤鴻絕塞來。又逢歲晚客心驚,病骨遙憐萬里情。長聽哀笳吹漢曲,幾看邊月照秦城。山中薄雪難為賦,塞外重裘尚厭輕。芳草綠時相憶否,江南二月好鶯聲。道法多年嘆陸沉,令人懷古更情深。曾期慧業同他日,豈謂蹉跎尚至今。箕子舊封知問禮,蘇卿雪窖幾長吟。從來練達都經歷,相見應知慰夙心。
朝市爭趨海柘榴,貪同西母斗行籌。夜深似有鮫人泣,空抱繅絲上蜃樓。
地棘天荊滿目遮,雨花臺外夕陽斜。當年帝子今何在,無限傷心付落花。
頻年痛哭為哀時,誰料今朝更哭兒。擬遣靈龜向天問,挑燈和淚讀韓詩。
后苑繁花間綠楊,龍樓輝赫縷金裝。遙知黼座登臨處,欄楯狻猊盡吐香。
陶唐明歷象,茂氣與天通。舉正分星度,歸馀定歲功。孟陬名不殄,南正道彌隆。自此垂三代,循環協大中。
黃河萬里來天上,積石龍門道路賒。已是秋風回瓠子,更憐春雨漲桃花。怒濤高壓千金堰,急溜初回八月槎。三策至今思賈讓,金錢那可委泥沙。
三年京國鬢如絲,又見新花發故枝。日典春衣非為酒,家貧食粥已多時。
一舸淹晨夕,平沙艤落曛。江潮晴涌月,山火夜燒云。黑想蛟涎出,腥愁虎氣聞。明朝牽百丈,回首白鷗群。鷺鷥村下路,停策吊沉淪。大義存《晞發》,高風緬補唇。明時甘浪跡,亂世得全身。搔首嚴陵瀨,南陽有故人。城迥浮云外,舟移亂石間。波光能奪月,灘勢欲驅山。過險心猶悸,思鄉鬢欲斑。君看松頂鶴,云暝亦知還。
山椒一雨過,石罅百泉鳴。應接都不暇,更兼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