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憲使 其一
關上青牛去,林間白鶴歸。
月函書味澹,霜浸道根肥。
草樹連生色,魚梁閟殺機。
晚年偏好易,落處是麻衣。
關上青牛去,林間白鶴歸。
月函書味澹,霜浸道根肥。
草樹連生色,魚梁閟殺機。
晚年偏好易,落處是麻衣。
函谷關上青牛遠去,山林間白鶴歸來。月光包裹著書卷,書味淡雅;秋霜浸潤著道的根本,使其豐茂。草樹連著生出蓬勃色澤,魚梁隱藏著殺機。晚年越發喜愛《易經》,最終身著麻衣隱居。
青牛:傳說老子乘青牛過函谷關。這里借指歸隱。
函:包裹。
道根:道的根本、根基。
魚梁:攔截水流以捕魚的設施。閟(bì):隱藏。
易:《易經》。
麻衣:古代平民常穿的衣服,這里指隱居生活。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晚年可能經歷世事,產生歸隱之心,追求自然與道的境界,在這種心境下創作此詩。
主旨是表達晚年歸隱、追求道的生活態度。特點是意境清幽,情感超脫。在文學史上雖難有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代文人的歸隱情懷。
閑論憂王室,愁眉仗酒開。
方嗟三覆役,又喜四愁來。
晨起螢穿竹,晡餐鳥下苔。
同期陽月至,靈室祝葭灰。
木鉆鉆盤石,辛勤四十年。
一朝才見物,五色互呈妍。
七魄憎陽盛,三彭惡命延。
被他迷失卻,嘆息只澘然。
陰陽曾作炭,造化亦分功。
減自青囊里,收安玉合中。
凡材難度世,神物自歸空。
惆悵流年速,看成白首翁。
神物不復見,小池空在茲。
因嫌沖斗夜,未是偃戈時。
岸古魚藏穴,蒲凋翠立危。
吾皇別有劒,何必鑄金為。
將軍獨乘鐵驄馬,榆溪戰中金仆姑。
死綏卻是古來有,驍將自驚今日無。
青史文章爭點筆,朱門歌舞笑捐軀。
誰知我亦輕生者,不得君王丈二殳。
賤子來千里,明公去一麾。
可能休涕淚,豈獨感恩知。
草木窮秋后,山川落照時。
如何望故國,驅馬卻遲遲。
金河秋半虜弦開,云外驚飛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過,長門燈暗數聲來。
須知胡騎紛紛在,豈逐春風一一回。
莫厭瀟湘少人處,水多菰米岸莓苔。
草色人心相與閑,是非名利有無間。
橋橫落照虹堪畫,樹鎖千門鳥自還。
芝蓋不來云杳杳,仙舟何處水潺潺?
君王謙讓泥金事,蒼翠空高萬歲山。
洛橋風暖細翻衣,春引仙官去玉墀。
獨鶴初沖太虛日,九牛新落一毛時。
行開教化期君是,臥病神祇禱我知。
十載丈夫堪恥處,朱云猶掉直言旗。
觚棱金碧照山高,萬國珪璋捧赭袍。
舐筆和鉛欺賈馬,贊功論道鄙蕭曹。
東南樓日珠簾卷,西北天宛玉厄豪。
四海一家無一事,將軍攜鏡泣霜毛。
水木夕陰冷,池塘秋意多。
庭風吹故葉,階露凈寒莎。
愁燕窺燈語,情人見月過。
砧聲聽已別,蟲響復相和。
一謁征南最少年,虞卿雙璧截肪鮮。
歌謠千里春長暖,絲管高臺月正圓。
玉帳軍籌羅俊彥,絳帷環珮立神仙。
陸公余德機云在,如我酬恩合執鞭。
萬家相慶喜秋成,處處樓臺歌板聲。
千歲鶴歸猶有恨,一年人住豈無情。
夜涼溪館留僧話,風定蘇潭看月生。
景物登臨閑始見,愿為閑客此閑行。
晴云似絮惹低空,紫陌微微弄袖風。
韓嫣金丸莎覆綠,許公韉汗杏粘紅。
煙生窈窕深東第,輪撼流蘇下北宮。
自笑苦無樓護智,可憐鉛槧竟何功。
閉門無事后,此地即山中。
但覺鳥聲異,不知人境同。
晚花開為雨,殘果落因風。
獨坐還吟酌,詩成酒已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