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李參政上劉舍人閣學
滔滔陸海與潘江,得似韓渠受籍瀧。
天下美官容易得,世間清論苦難降。
龍隨凡介便儔伍,鶴聳孤云誰等雙。
一馬二童吾計決,山中花竹總麾幢。
滔滔陸海與潘江,得似韓渠受籍瀧。
天下美官容易得,世間清論苦難降。
龍隨凡介便儔伍,鶴聳孤云誰等雙。
一馬二童吾計決,山中花竹總麾幢。
像陸機、潘岳那樣有滔滔文才的人,怎比得上韓愈、韓湘這樣的人物。天下的美官很容易得到,但世間公正的輿論卻難以形成。蛟龍如果和凡庸之輩為伍,而仙鶴獨自聳立于孤云之上無人能比。我已決定帶著一馬二童歸隱,山中的花竹就像我的旗幟儀仗。
陸海與潘江:指晉朝的陸機和潘岳,兩人以文才著稱,后人用“陸海潘江”形容人有很高的文學才華。
韓渠受籍瀧:“韓”指韓愈,“籍”指張籍,“瀧”可能指韓湘。他們都是唐代著名文人。
清論:公正的評論。
凡介:凡庸之輩。儔伍:同伴、伙伴。
麾幢:旗幟儀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美官易得但輿論不公正的現象,詩人對這種情況不滿,從而產生歸隱之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真正才華的看重、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和歸隱的決心。其特點是用典精妙,情感表達含蓄而深沉。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心境和文學素養。
淚痕猶在臂,何忍遽臨歧。扶荔眼中血,垂楊心里絲。難憑歸馬疾,愿得去帆遲。且自回愁面,今宵有底悲。
天厭一世人,英雄生馬足。兵刃周八荒,所至皆魚肉。中原冠帶地,幾希付樵牧。時維耶律公,捐身不違俗。宛轉中所嗜,從容解其毒。遂令孑遺民,生齒成代續。萬古祠禹功,從配當不恧。
碧云低,流水淡,傷別送行天。清愁流入幾條弦。韻遠比疏煙。晚寒輕,濃霧重。日影漸移花動。漫天飛絮惹嬌香。幽恨逐絲長。
云樹春秋色,風泉日夜聲。過庭高幕暗,吹簟轉雷驚。翠袖擎詩罷,銀壺得酒傾。平生耽野趣,到此眼偏明。磴鑿蒼崖破,池通碧澗流。憩深憐洞室,吟穩憶扁舟。谷口堪高隱,河梁厭遠游。卜居真此地,幽寂更何求。
霜風初應候,蘭芷澹無滋。暮心依澤渚,曉駕阻江歧。地迥連山渺,天長絕雁遲。蒼梧望君處,挾瑟應靈妃。
山回路轉水深深,欲問津頭谷鳥吟。隔岸野花隨意發,小蹊猶憶去年尋。
一夜長風無片云,曉來風動似初春。應知春近催桃李,更有輕寒不著人。拂檻垂楊雪后青,誰家朱閣曉來晴。拂簾動幕無人解,先把春愁寄有情。
諸子明大意,圣門貴日新。后儒事佔畢,考釋徒傷神。至道元非窮,聞識良有垠。所以君子學,戰戰還兢兢。捕貓精內守,抱雞神外冥。本植枝繁碩,源深流自澄。愧我仳離久,日暮還家庭。拈此端的語,殷勤寄高明。
跨馬出郊坰,雕鞍向穗城。只披煙霧去,會見暖風生。射策心猶壯,彎弓眼復明。請纓如有路,海嶠自澄清。
云幕重重雨未收,嫩寒先到玉簾鉤。一杯晚酒無人共,羞帶雙花下小樓。
鐵石心腸宋廣平,賦含脂粉太多情。固應卻有柔荑手,淡拂橫枝徹骨清。
流年過半百,斂跡只蒿逢。秋氣清炎海,蒼波起臥龍。南川留一榻,北極著雙瞳。八表雖云遠,能消幾日風。
春夜芳時晚,幽庭野氣深。山疑刻削意,樹接縱橫陰。戶對忘憂草,池驚旅浴禽。樽中良得性,物外知余心。
牡丹芍藥皆姱麗,總怯風霜不耐秋。只好芙蓉伴修竹,清華晚映北窗幽。
合浦產明珠,澧澤茁芳草。褰裳欲采之,將以遺所好。所好隔天涯,戚戚傷懷抱。歲寒雨雪多,游子悲遠道。思君重躊躇,一夜令人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