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宋常丞知閬州
十年痼丘壑,厭食青山薇。
不作時世粧,短褐懷明璣。
出門歌一曲,聽者魂為飛。
方騎將軍馬,旋闖師氏闈。
清名滿雙宇,宥畫裨樞機。
便面障俗塵,不肯緇素衣。
一朝典儀蕞,云步方峨巍。
顧懷錦屏勝,見謂天下稀。
彤幨下青冥,驄馬黃金鞿。
假道淛以東,袖有四明歸。
我來今二年,幾度與客違。
名位偶君似,臨分重依依。
風節耐歲晚,富貴倏晨晞。
相期久遠看,努力踵前徽。
十年痼丘壑,厭食青山薇。
不作時世粧,短褐懷明璣。
出門歌一曲,聽者魂為飛。
方騎將軍馬,旋闖師氏闈。
清名滿雙宇,宥畫裨樞機。
便面障俗塵,不肯緇素衣。
一朝典儀蕞,云步方峨巍。
顧懷錦屏勝,見謂天下稀。
彤幨下青冥,驄馬黃金鞿。
假道淛以東,袖有四明歸。
我來今二年,幾度與客違。
名位偶君似,臨分重依依。
風節耐歲晚,富貴倏晨晞。
相期久遠看,努力踵前徽。
十年間困守山林,早已厭倦采食山中野菜;不刻意迎合世俗裝扮,粗布短衣藏明珠般才華。出門放歌一曲,聽者為之神魂飛馳;曾隨將軍馳騁,又入師門求學。清廉之名傳滿天下,謀略輔佐中樞決策。用便面遮擋俗塵,不肯染污清白之衣。一日執掌小職,仕途正漸入高境。念及錦屏勝景,堪稱天下稀有。紅色車幔自高處而下,青驄馬系黃金馬韁。取道浙江以東,袖中藏四明勝景而歸。我來此處兩年,多次與客離別。名位與君相近,臨別致意更覺依依。風節可耐歲寒,富貴如晨露易逝。相約長遠相看,努力繼承前人美德。
痼(gù):長期養成的癖好或積久難愈的病,此處指困守。
時世粧:當時流行的妝扮,喻指迎合世俗。
明璣:明亮的珍珠,喻指卓越才華。
宥畫:寬仁的謀劃,指治國策略。
裨(bì)樞機:對中樞機要事務有補益。
便面:古用以遮面的扇子,此處指避世。
緇(zī)素衣:弄臟白衣,喻保持清白不被污染。
典儀蕞(zuì):執掌微小的禮儀職事。
云步:喻指仕途高升。
錦屏:閬州錦屏山,以風景著稱。
彤幨(chān):紅色車幔,指官員儀仗。
鞿(jī):馬韁繩。
四明:四明山,浙江名山。
晞(xī):曬干,喻富貴短暫。
前徽:前人的美好品德。
此詩為送別友人宋常丞赴任閬州而作。宋常丞曾任中樞職事(“宥畫裨樞機”),后外任地方(“典儀蕞”),詩人與其“名位偶君似”,相交兩年多有離別,此次送別時感懷其高潔品格與仕途變遷,寄寓對友人堅守風節的期望。具體創作時間或在宋代,背景與二人交游及宋常丞的仕途變動相關。
全詩緊扣“送別”主題,先贊友人隱逸之高潔、才德之出眾,再述其仕途之升遷、赴任之風光,繼寫離別之不舍,最后以“風節耐歲晚”相勉,主旨鮮明。語言質樸而情感真摯,既顯友情深厚,亦見對士大夫品格的推崇,是宋代送別詩中兼具抒情與勸勉的佳作。
三年牢落荒江路。忍明日、輒帆去。冉冉年光真暗度。
江山無助,風波有險,不是留君處。
梅花萬里傷遲暮。驛使來時望佳句。我拚歸休心已許。
短篷孤棹,綠蓑青笠,穩泛瀟湘雨。
今秋仲月逢馀閏。月姊重來風露靜。未勞玉斧整蟾宮,又見冰輪浮桂影。
尋常經歲睽佳景。閱月那知還賞詠。庾樓江闊碧天高,遙想飛觴清夜永。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播殖資始,品匯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