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梁落燕泥
卷幕參差燕,常銜濁水泥。
為黏珠履跡,未等畫梁齊。
舊點痕猶淺,新巢緝尚低。
不緣頻上落,那得此飛棲。
卷幕參差燕,常銜濁水泥。
為黏珠履跡,未等畫梁齊。
舊點痕猶淺,新巢緝尚低。
不緣頻上落,那得此飛棲。
卷起帷幕,參差不齊的燕子,常常銜著渾濁的泥水。為了黏合貴人走過留下的痕跡,還沒等飛到畫梁的高度。舊的泥點痕跡還很淺,新巢剛剛開始搭建還很低。如果不是頻繁地上下翻飛,怎么能有這棲息之所。
卷幕:卷起的帷幕。
參差:形容燕子飛時高低不齊的樣子。
珠履:飾有珍珠的鞋子,這里借指貴人。
緝:編織、建造,這里指筑巢。
緣:因為。
此詩創作背景多認為與作者仕途相關。作者可能仕途不順,借燕子銜泥筑巢,歷經辛苦才得棲息之所,來抒發自己在困境中努力奮斗、渴望有所成就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在于借燕子筑巢表達努力奮斗以獲安身的道理。其突出特點是托物言志,以物寫人。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體現了詩人借物抒情的創作手法。
凄切抱葉蟬,間關棲樹禽。
入山本避喧,復愛聆此音。
微飔動夕爽,薄云散秋陰。
眾籟閴以靜,片月生東林。
昔聞鼻祖在揚州,詩句清于玉露秋。
奕世相承忻有后,在家還復勝封侯。
觀頤義熟靈龜見,祝壽杯深綠蟻浮。
丹鳳休銜丹詔下,黃冠已懶待黃收。
踏破登山屐,來尋傍水叢。
眼明千樹底,春入數花中。
格瘦詩難寫,香寒酒易空。
狂歌歸秉燭,驚怪走兒童。
寶祐丙辰七月前,相公力請得歸田。
圣朝已致無為治,天下今逢大有年。
諸葛終身出師表,留侯底事學神僊。
何人得似鴟夷子,萬頃煙波一釣舡。
拄策窮西望,閑云去復生。
亂鴉棲落日,孤鴈叫寒更。
坐久燈生暈,衣單夢不成。
遙知今夜月,還向故人明。
一昨瞻依尺五天,青衫槐簡是同年。
飛騰影里尋芳躅,警蹕聲中響靜鞭。
夷路已看騰驥??,競風須遜畫蛇先。
宗臣底事猶棲棘,有策籌邊不在邊。
遙辭下石橋,南岳阻招邀。
五載未相見,三除不入朝。
玉樓催作記,瓊闕伴吹簫。
嘆世無知己,文章竟寂寥。
泮宮留不得,廊廟嘆才難。
遠送嫌江礙,深思上閣看。
菊開秋意足,鴈到水天寒。
德釋關民社,何須問改官。
生長由來接社枌,臺山越水偶中分。
一朝傾蓋便知我,千里攜家得傍君。
風厚大鵬培怒翼,天寒征雁拆同群。
折梅相送齊山路,愁絕江東日暮云。
舛運頻年見,憂時百慮灰。
入冬常苦雨,昨夜又轟雷。
土爛麥難種,蟲傷菜失栽。
兒童不解事,喜報海棠開。
僧趁雪前到,梅花猶恨遲。
略譚殘歲夢,便和早春詩。
僵雁依船宿,寒猿捧硯隨。
吟單未須卷,重見是何時。
既雨晴亦佳,適與賞心會。初日照高林,幽泥化輕壒。
步屧隨春風,始覺天宇大。牽懷到空山,逍遙白云外。
青松夾路生,童童狀車蓋。清川帶華薄,陰壑生虛籟。
性達形跡忘,傲然脫冠帶。薄暮方來歸,月光搖淺瀨。
幽澗瀉泠泠,千峰疊障屏。
曉云開混沌,遠水接滄溟。
松影搖禪榻,苔衣上浄瓶。
塵中夢不到,爭欲買丹青。
笑問香山似舊邪,風流宛是更詞華。
由江距洛路千驛,以宋繼唐詩一家。
今日重簷窺斗柄,向來遺趾面湖沙。
莫忘先世規恢策,贏取芳名并冠霞。
江湖三十載,每聽說君詩。
古寺過逢處,寒城欲莫時。
自看霜落后,唯倚竹相知。
吟壘慚無律,虛勞為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