浄梵僧頤蒙堂
山下有雷頤,山下出泉蒙。
主靜山之體,養正靜之功。
閑閑六窗明,寂寂萬籟空。
坐觀鼻端白,巖花自春風。
山下有雷頤,山下出泉蒙。
主靜山之體,養正靜之功。
閑閑六窗明,寂寂萬籟空。
坐觀鼻端白,巖花自春風。
山下有雷象征著頤卦,山下出泉象征著蒙卦。山的本體以寧靜為特征,在寧靜中培養正氣。窗戶明亮,四周閑適,萬籟俱寂。靜靜地坐著觀察鼻尖的白氣,山巖上的花自然在春風中綻放。
浄梵僧:指在浄梵寺修行的僧人。頤蒙堂:可能是該僧人的修行場所。
山下有雷頤,山下出泉蒙:“頤”“蒙”是《易經》中的卦名,“山下有雷”是頤卦的卦象,“山下出泉”是蒙卦的卦象。
主靜山之體:山以寧靜為其本質特征。
養正靜之功:在寧靜中培養正氣。
閑閑:閑適的樣子。六窗:指人的兩眼、兩耳、兩鼻孔,這里代指人的感官。
萬籟:自然界的各種聲音。
坐觀鼻端白:一種修行的方法,專注于觀察鼻尖的白氣,以達到內心的寧靜。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可能是詩人拜訪浄梵僧的頤蒙堂時,看到僧人寧靜的修行生活,結合《易經》的理念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存在對精神修行的追求,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這種修行方式的認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僧人在寧靜中修行養正的生活。其突出特點是將《易經》哲理與自然景象、修行行為相結合。在文學上雖未產生廣泛影響,但展現了特定情境下的思想感悟。
炎祚當年德業隆,細編家譜見遺風。忠良籌略隳奸佞,顛蹶皇圖憫幼沖。梁苑綠莎深夜雨,吳宮白塔倚晴空。岳王墳畔西湖路,千載登臨恨莫窮。
別構華軒遠市廛,公馀開宴集群仙。酒傾琥珀浮銀甕,脯擘麒麟列綺筵。賓主獻酬情爛熳,笙歌雜遝舞蹁躚。太平青海無飛羽,共祝皇圖億萬年。
山到湘中青未了,月橫嶺北夜何其。問字劉郎能載酒,為渠更賦一篇詩。
老病蒙莊五畝陰,年年孤負楚王金。雖然曳尾泥涂樂,未少銜珠一片心。
能到圜門里,相看淚泫然。愛親渠意切,報國我心堅。身老多羸疾,家貧少藥錢。但令無愧怍,生死任皇天。
觀山有奇術,捾此天地根。白云飛不去,一片玉渾淪。
九載星星復種種,投荒不死趨大梁。西州華屋那可見,黃鶴臺南堪斷腸。
惜別非歸路,胡為千里行。客心徒自苦,去住此時輕。暴雨中席至,西風向晚生。前途望秋月,莫動故鄉情。
楊白花,本自因風起。飄風自南復自北,楊花常在飄風里。飄風一夕起天涯,人間無處不楊花。楊花已盡風無力,獨對垂楊淚沾臆。
霽云舒卷何相似,崢嶸蒼翠霞峰峙。自駕走長溝,漠然河水流。凌煙存雅志,十一年前事。今又上居庸,關山三萬重。
阮籍懷廣途,盧敖歷四極。尚慚壤蟲隘,或哭周道阨。伊余抱末衷,乃溯二子跡。北游費歲年,東歸眷幽賾。豈不念窮路,黃鵠有羽翮。陽羨山水區,西奠洞庭側。巖扉靡雜卉,菌芝類盈尺。昔有攝生者,于此煉金液。空筌夙所慕,靈洞杳莫測。寒泉滴不散,千歲成璆碧。中有科斗書,漫滅不可識。朅來事冥探,宛若藐姑射。豈伊耳目娛,但恐霜露迫。緬思縞鳳吹,儻值紫髯客。修觀竟十二,累果及八百。深功諒難期,所志未忍息。永服先圣訓,至誠裂金石。
何處園池好,唯應西郭偏。惜當春后日,狂愛水中天。玳瑁涓人馬,葡萄上客筵。那能不深醉,北望有風煙。
闕里尚總謙,厲鄉裁知足。咨余再分陜,少思宜寡欲。霞出浦流紅,苔生岸泉綠。方知江漢士,變為鄒魯俗。
紅藥開時春可憐,爛云明錦破晴煙。雍容近侍千花右,綽約翻階四戶前。不分柳條開白眼,直愁榆葉散青錢。我來偶落東風后,只有鮫綃處處傳。絕勝河陽滿縣香,淡妝濃抺巧相望。七言遠逼能詩謝,萬朵今聞好事黃。繡幕羅幃云冉冉,風裳水佩日央央。紫薇花底根株在,寂寞山城亦自芳。
嶺嶠人未歸,汀洲芳巳晚。時聞兩岸香,不知花近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