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即事
避俗鹿挺走,依僧龜深藏。淡中般若味,定后摩尼光。
壞垣被雜卉,爛熳野媼裝。叢薄鳴幽禽,凄抑怨女吭。
桂謝紅不墜,菊繁青已香。瘖蟬怯露葉,忙蜂急寒芳。
魁芋鶩護乳,拳栗猬脫芒。菘蒔虀甕綠,粟登釀??黃。
田父時泥飲,樵夫間談王。意適兩豎屏,神王三仇攘。
龍耶老聃化,鳳兮接輿狂。翠壁千仞表,西風吹我裳。
避俗鹿挺走,依僧龜深藏。淡中般若味,定后摩尼光。
壞垣被雜卉,爛熳野媼裝。叢薄鳴幽禽,凄抑怨女吭。
桂謝紅不墜,菊繁青已香。瘖蟬怯露葉,忙蜂急寒芳。
魁芋鶩護乳,拳栗猬脫芒。菘蒔虀甕綠,粟登釀??黃。
田父時泥飲,樵夫間談王。意適兩豎屏,神王三仇攘。
龍耶老聃化,鳳兮接輿狂。翠壁千仞表,西風吹我裳。
為避世俗像鹿一樣奔逃,像龜一樣依傍僧人深藏。清淡中品出般若的滋味,入定后如見摩尼寶珠之光。破敗的墻垣被野花覆蓋,像村婦打扮得爛漫張揚。草叢中幽禽啼鳴,如怨女發出凄切的聲響。桂花凋謝但紅花不落,菊花繁茂青色已帶清香。啞蟬害怕沾露的葉子,蜜蜂忙著采集寒日的芬芳。大芋頭像母鴨護著小鴨,板栗像刺猬脫了尖芒。種的白菜制成綠齏,粟米釀成黃亮的酒漿。老農時常醉飲于泥地,樵夫偶爾談論帝王。心意舒暢讓童仆退下,精神旺盛驅走三病之傷。是龍嗎,像老聃一樣變化?是鳳啊,如接輿般疏狂。站在千仞翠壁之上,西風吹動我的衣裳。
般若:佛教用語,指智慧。
摩尼光:摩尼寶珠之光,比喻光明、純凈。
壞垣:破敗的墻垣。
雜卉:各種野花。
瘖蟬:啞蟬。
魁芋:大芋頭。鶩護乳:像母鴨護著小鴨。
拳栗:板栗。猬脫芒:像刺猬脫了尖刺。
菘:白菜。虀甕:腌菜的壇子。
??:漉酒的器具。
泥飲:醉飲。
神王:精神旺盛。三仇:指三病,即貪、嗔、癡。
老聃:即老子。
接輿:春秋時楚國隱士,佯狂避世。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難考,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想要避世的心境,在秋山之中,遠離世俗,于自然中尋求寧靜與精神寄托,可能是對當時社會環境或世俗生活有所不滿。
此詩主旨是展現秋山生活與詩人心境,突出避世情懷。其特點是描繪秋景細致,融合禪意與生活氣息。在文學上豐富了古代山水田園詩的表達,體現詩人獨特的審美與精神追求。
坐上客恒滿,樽中飲不空。
相逢各自嘆秋姿,長憶春郊走馬時。細竹也來成老節,稚松何意見霜皮。眼中幾度消寒水,鬢腳公然長禿髭。十五盛年看又過,不知難是蠟梅枝。
南州炎德多芳草,丹桂玉蘭皆合抱。珠厓有樹更絕倫,獨發清芬自枯槁。松枝成珀待千年,朽木為芝質屢遷。此香凝結乃異是,皮膚脫落馀貞堅。寄君癭杯大如斗,為君滿引無疆壽。箕瓢可掛不聞聲,惠瓠能容寧用掊。翠微臘月梅花濃,散作瓊瑤落酒鐘。萬里知交各南北,幾人同上金精峰。君不見南極老人旁,客星每夜生光芒。其占為世多壽者,斗牛之野斯其昌。更聞月出天街北,天下從茲皆喜色。犯座應須太史陳,此星或是嚴灘客。舉杯邀月月何言,飲罷看杯意獨存。既用馨香比明德,還因錯節念同根。
肝肺君恩已四方,此身天地可容忘。百年存沒真吾事,萬古綱常只此堂。涕淚總深收豈易,斑衣未破舞須長。可知本分無窮意,大舜曾參孝子常。
客路過庾嶺,鄉關漸已違。江山原不改,世事近來非。瑟豈劉門慣,人寧狗監稀。驅車從此去,莫作舊時歸。
何年鳳背古仙人,草木之中自化身。丹袂翠翹秋色里,猶資沆瀣養精神。
跨壑穿林度亂山,曾經鳴笛動南天。而今筑路人安在?雙軌錚錚鐵尚寒。
慘慘風林叫竹雞,冥冥山路曉光微。
虛堂人靜不聞更,獨坐書灰對夜燈。門外不知春雪霽,半峰殘月一溪冰。
自古八百歲,夐絕推老彭。吾社果何修,而適與同庚。天壽固平格,乃若玉汝成。萍蓬既相合,儼似同根生。昔既設盟誓,今益融性情。聯交貴真摯,久要非市名。遭際難強同,福壽莫與京。江山郁奇氣,百世疑結晶。
崦嵫回羲輪,丹淵出明月。天地為爐鏊,膏火相煎滅。賢圣皆糟秕,蘭玉豈芳潔。詠彼蘇門歌,撫運慚薄劣。
腰鐮荷擔散西疇,塵甑今承小稔秋。報社寧辭明日蠟,計傭還羨幾分收。官租有約輸宜早,私訟無情忍即休。橫索年來遍城府,巡軺端為到荒州。
尺素含啼寄塞垣,錦囊緘處繡雙鴛。遠書未必真能達,縱郁煩憂肯盡言。
惜我南歸日,憐君北渡時。亂離家漸遠,辛苦路多岐。味道全探古,論文可設帷。八方馳羽檄,努力佐相知。
想見懷歸尚百憂,竟非吾土倦登樓。尊當霞綺輕初散,腸斷春江欲盡頭。今日異,幾時休,人間不解重驛騮。莫思身外無窮事,遠害朝看麋鹿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