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下泊降茅仙,蕭閑隱洞天。
楊君閑上法,司命駐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煙。
抱孫堪種樹,倚杖問耘田。
世事休相擾,浮名任一邊。
由來謝安石,不解飲靈泉。
下泊降茅仙,蕭閑隱洞天。
楊君閑上法,司命駐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煙。
抱孫堪種樹,倚杖問耘田。
世事休相擾,浮名任一邊。
由來謝安石,不解飲靈泉。
山下停駐著降臨的茅仙,在清幽閑適的環(huán)境中隱居于洞天。楊君悠閑地修煉上乘道法,司命之神讓歲月停留。山坳匯聚著桃花春水,窗戶分隔出柳谷的云煙。抱著孫子能夠種樹,拄著拐杖詢問耕種之事。世間的事不要來打擾,虛名放在一邊。向來像謝安石那樣的人,不懂得品味靈泉之美。
下泊:停下、駐留。茅仙:傳說中的仙人。
蕭閑:清幽閑適。洞天:道教稱神仙居住的地方。
楊君:可能是修道之人。閑上法:悠閑地修煉上乘道法。司命:神話中掌管壽命的神。駐流年:使歲月停留,即延年益壽。
崦:山坳。桃花水:春天桃花盛開時的河水。
謝安石:即謝安,東晉名士、宰相。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塵世生活感到厭倦,向往隱居生活的心境,在山林中隱居時創(chuàng)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對閑適、超脫生活的追求。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隱居之樂和對世俗的超脫。其特點是描繪山居生活細致,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展現(xiàn)了古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向往和追求。
四十余年食太倉,賜骸恩許返耕桑。
長絲出鬴莼羹美,白雪翻匙稻飯香。
酒戶知貧焚舊券,醫(yī)翁憐病獻新方。
春殘睡足東窗下,聞道長安依舊忙。
星斗闌干天宇清,起披短褐繞廊行。
葉聲颯颯飛霜重,籬影疏疏落月明。
沙冷斷鴻投別浦,風高殘漏下孤城。
衰遲自笑情猶在,一首新詩取次成。
病侵衰境頻須藥,日漏寒云旋作晴。
幽鳥喚回殘枕夢,蠻童扶下野堂行。
書生本自安窮處,豐歲何妨樂太平。
新買西村兩黃犢,閑招鄰曲議春耕。
牙齒欲落何足惜,爛煮藜羹自堪食。
屋穿不害氣吐虹,客至從驚瘦如臘。
天公鐫汝亦已至,春風裂面雪三尺。
濁醪傾罷仰屋歌,尚友孫侔與徐積。
今日日南至,吾門方寂然。
家貧輕過節(jié),身老怯增年。
畢祭皆扶拜,分盤獨早眠。
惟應探春夢,已繞鏡湖邊。
杜門睡榻長蒼苔,滿眼新晴亦樂哉。
小市忽逢莼菜出,曲欄初見牡丹開。
不嫌雨后泥三尺,且趁春殘醉幾回。
自揣明年猶健在,東箱更覓茜金栽。
識字深村叟,加巾下版僧。
擔挑只草屨,壁倚一烏藤。
得酒猶能醉,逢山未怯登。
莫論明日事,死至亦騰騰。
斂版一何久,懸車已后時。
狂酲醒始悔,窮獨老方知。
世外乾坤大,林間日月遲。
猶須采藥去,不愧鹿門期。
紅橋梅市曉山橫,白塔樊江春水生。
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
坊場酒賤貧猶醉,原野泥深老亦耕。
最喜先期官賦足,經(jīng)年無吏叩柴荊。
書生每苦饑,得飯已可賀。
黃齏三百甕,自是天所破。
有時尚不繼,得米無暇簸。
昨者雪塞門,煙絕但僵臥。
雖云迫溝壑,老學不敢惰。
夜分喚鄰翁,我歌爾當和。
朱顏已去鬢絲稠,知復人間幾歲留。
正可床頭著周易,安能車上說春秋。
齏鹽日昳從兒好,弦誦更闌解我憂。
時發(fā)一言常中理,絕勝問事不能休。
省事貧猶富,寬懷客勝家。
充虛一簞飯,遣睡半甌茶。
有興閑垂釣,逢歡醉插花。
皋橋亦可死,處處是生涯。
老覺人間萬事輕,不妨閑處得閑行。
西山鳥沒暮云合,南浦堤平春水生。
孤操不渝無鶴怨,淡交耐久有鷗盟。
先民幸處吾能勝,生長兵間老太平。
素秋欲盡風雨惡,千林如掃俱搖落。
年運而往秋復冬,念念元知已非昨。
癡人顧欲吝此生,放翁憫汝笑絕纓。
發(fā)毛爪齒俱外物,天地大化終無情。
我貧無以遺兒子,惟有一言持付爾。
仕宦要能當百挫,為農饑死無游惰。
歸老寧常逸,時時學荷鉏。
室雖無長物,圃尚有余蔬。
壯志誠衰矣,貧居亦晏如。
為農當世業(yè),安用筑門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