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歸省因以箴之
別君三見鴈南飛,夢里相逢覺又非。
書去不知何日到,人來先問幾時歸。
正堪鐙火親書卷,莫遣塵埃染客衣。
二老倚門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別君三見鴈南飛,夢里相逢覺又非。
書去不知何日到,人來先問幾時歸。
正堪鐙火親書卷,莫遣塵埃染客衣。
二老倚門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與你分別后已經三次見到大雁南飛了,夢里與你相逢,醒來才發覺是虛幻。寄出書信不知何時能到你手中,有人從你那里來我先問你何時歸來。你正適合在燈火下親近書卷,不要讓塵埃沾染了客居在外的衣裳。你的父母倚門盼你回家已經很久了,我和你的交情在此時也滿是不舍。
三見鴈南飛:指分別已三年,大雁秋天南飛。
覺:醒來。
鐙火:燈光,鐙,同“燈”。
二老:指父母。
依依:留戀不舍的樣子。
從詩題可知,王仲彝留在三衢很久未回家探望,詩人有感于此而作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應是在王仲彝客居三衢期間,詩人可能擔憂友人久不回家荒廢時光且讓父母牽掛,故而寫信相勸。
這首詩主旨是勸友人早日歸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古代文人之間的情誼和對家庭倫理的重視。
歸遲遲,歸遲遲,手中之線憶者誰。去時衣裳母得知,天孫為織銀獬豸。白晝凜凜感風吹,維南半天見鐵面。有手未便擎卮□,東海濱,秦臺畔。侵星辟高門,旌節來岸岸。云是濱州太守、從者魚貫。餼牽極鮮肥,盞斝亦璀璨。古來七十既稀有,況益十載于今旦。鼓坎坎,舞舉舉,以舞以酒壽如許。御史持大斧,曰敢遑啟處。太守之官守此土,太守不舞誰代舞。御史之歸奏三釜。
桂棹兮蘭槳,溯流兮沿洄。天迥兮空明,湍激兮聲哀。水落兮石出,路轉兮溪回。鷗飛兮山凈,魚戲兮藻開。淹留兮何為,盍賦兮歸來。扁舟兮容與,浮云兮舒卷。波澄兮練橫,山秀兮屏展。散發兮平岡,濯纓兮清淺。皇皇兮何之,路長兮悠緬。早賦兮歸來,迷途兮未遠。容與兮扁舟,長吟兮閒情。白石兮離離,秋云兮霙霙。我思兮先廬,水潭兮山屏。帳空兮鶴怨,人去兮猿驚。早賦兮歸來,涉園兮欣欣。
含桃初作花,畏恐旁人見。今日食含桃,空條誰復盼。
布帛衣冠鬢發新,相逢猶話舊時人。不拘物議易為達,盡信書云未必真。爆竹驚心辭虎歲,持杯分酒送瘟神。渡江梅柳催波綠,俯仰悠悠天地春。
前年七月去明州,卻向京華住兩秋。千里鄉心雙鬢改,朝來臨鏡不勝愁。
空山嘈夜雨,幽人坐惆悵。今夕楚澗泉,明日秦淮浪。
搜奇入層巖,乃得一片玉。文章貴不雕,溫潤照人目。抱之且十襲,毋乃保雙足。葉公稱好龍,燕石亂心曲。物珍非其年,毋為賈禍速。
春日悠悠病已痊,獄中再得數殘年。天光遠照來檐隙,良友頻憐到臥邊。無似懶將閑帙展,有時還是抱愁眠。感懷骨肉應分念,百口懸懸心在燕。
金鼎調元贊玉宸,群公環立讓經綸。華夷一代瞻王佐,社稷三朝仗帝臣。絳闕頻年回雨露,彤墀遙夜接星辰。異時伯仲標鴻業,肯向伊周躡后塵。
汩余拂霧事晨征,芳草南天萬里晴。到海無山不培嶁,出幽有鳥正嚶鳴。鯨波澧澧自崖反,蜃氣浮浮掉臂行。后約何庸嘆舟楫,只慚懷袖滿瓊英。
荔子蠻方也自丹,不如閩嶺為微酸。玉盤磊珂三千顆,猶憶甘芳繞齒寒。
故人楊伯起,作尹似陶潛。白纻山前宅,荊華半覆檐。溪魚鮮可食,崖蜜熟應甜。把酒謝知己,平生清且廉。
二月甲子雪,霏花冷作圍。乾坤移氣象,草木轉光輝。野鳥渾無語,邊塵濕不飛。長安未歸客,應是動心機。
涼風挾秋回,蒲柳青欲黃。桂樹枝相樛,采采含幽芳。清香美無度,坐憂露為霜。志士有所懷,后時多慨慷。
相逢白首樂新知,獨對青春動遠思。風雨空城花落后,池塘芳草燕來時。生前只有銜杯好,老去空成覽鏡悲。悵望孤帆斜日影,滄江猶負白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