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孺子宅
今識高眠處
滄波是切鄰
已知難即鹿
惟有獨潛鱗
草長過荷葉
藤深失樹身
閑思昔微子
猶自得稱仁
今識高眠處
滄波是切鄰
已知難即鹿
惟有獨潛鱗
草長過荷葉
藤深失樹身
閑思昔微子
猶自得稱仁
如今才知曉您高臥隱居的地方,碧波蕩漾的江水是近鄰。已知難以追逐功名,只能如潛游之魚獨守自身。野草生長覆蓋了荷葉,藤蔓濃密遮蔽了樹干。閑時想起古代的微子,尚且能被稱為仁人。
高眠:指隱居不仕。
切鄰:近鄰。
即鹿:語本《周易·屯卦》“即鹿無虞”,原指追逐鹿而無向導,此處比喻追求功名而無途徑。
潛鱗:潛游的魚,喻指隱士。
微子:商紂王庶兄,因見商將亡而離去,孔子稱其為“仁”(《論語·微子》)。
徐孺子(徐稺)為東漢著名隱士,以高潔著稱。此詩或為詩人探訪其故居時所作。通過描寫宅周環境與歷史聯想,反映唐代文人對隱逸文化的推崇,以及對高潔品格的追慕。
全詩以“高眠處”為核心,通過環境描寫與典故引用,贊美徐孺子隱逸之高,借微子稱仁的歷史參照,深化對隱逸精神與仁德品格的雙重肯定,體現唐代詩歌“托物言志”的典型特征。
天地元從雪后新,開簾閑坐看回春。
謝公夢覺池生草,杜老羹成澗有芹。
正是泰和嘉氣象,好調寒煖養精神。
花前不著多憂客,百舌何妨報事頻。
誰裁婺女輕羅段,我有并州快剪刀。
色似山丹殊少肉,形如石竹亦多毫。
臙脂初褪黃先露,蝴蝶才成翅未高。
欲向小窗成扇面,世無陶縝倩誰描。
負薪收芋栗,捫虱曝荊扉。
落日烏行亂,清霜杏葉飛。
歲窮終有復,人老自知非。
兀兀窗西夜,吾方理易幾。
樹下春來往,窗間月死生。
尋梅何處好,隨意自溪行。
酒債應無數,燈花各有情。
明朝江上路,風雪一詩成。
飛絮游絲客子心,連城那忍遽分襟。
青燈應見詩情苦,濁酒不如交味深。
一榻暖風棲竹屋,半闌淡月立花陰。
離懷今夜先收拾,盡付明朝馬上吟。
谷雨秧芽動,楝風花信來。
蟹奔沙上火,筍長地中雷。
燕子巢重定,主人門早開。
二林詩敵手,先著一篇催。
為愛寒花晚節香,故栽松逕與茅堂。
壽思園綺眠商嶺,清想夷齊遁首陽。
俗眼只貪金帶紫,丹心惟喜御袍黃。
先生遠覓陶潛種,急作山書寄孟光。
時事傳來日日新,信疑相半向誰詢。
一寒一暑成吾老,多雨多愁過卻春。
酒畔暫休無限事,花前難買自由身。
百年猶有四十在,須見升平作幸民。
窮途欲焉往,薄暮此相投。
蟋蟀數聲雨,芭蕉一寺秋。
鄉關來枕畔,時事上眉頭。
長嘆為僧好,今逢更說愁。
賣藥不二價,買書甘一貧。
誰于無妄世,完此不貲身。
酒熟狂連月,花香走四隣。
因思少年事,默默自沾巾。
黃昏風雨后,清夜圣賢心。
松月生池底,窗燈間竹林。
咽津芝術味,洗耳石泉音。
早秫傳消息,清香慰暑襟。
冬日山居好,尤于老叟便。
年衰催釀酒,骨冷早裝綿。
著帽來梅下,扶輿到雪邊。
興來聊復爾,微倦自高眠。
春日山居好,尤佳是仲春。
半開花有韻,微醉酒全真。
堯帝衣裳日,周公禮樂辰。
枝頭百舌子,播告太諄諄。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
槎浮應恍惚,星會恐朦朧。
七月初七夜,一年須一逢。
經躔那有此,吾欲問天公。
月白溪頭石,霜清屋上茅。
歲行天自運,人老志還勞。
冬菊忘年友,寒梅耐久交。
向來金椀醉,今日對陶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