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二首 其一
精神徧八方,一散或為風。
堂堂世之人,奈何總虛空。
我無騰化術,正爾不能從。
回視恍兮惚,老子其猶龍。
精神徧八方,一散或為風。
堂堂世之人,奈何總虛空。
我無騰化術,正爾不能從。
回視恍兮惚,老子其猶龍。
精神可遍布四面八方,一旦消散或許就化為風。那些堂堂的世間之人,為何總是虛無空洞。我沒有騰飛變化之術,確實不能追隨他們。回頭再看,一切恍恍惚惚,老子就像那神奇的龍一樣。
徧:同“遍”,遍及。
堂堂:形容人容貌莊嚴大方,這里指世間眾人。
騰化術:騰飛變化的法術。
恍兮惚:形容事物模糊,難以捉摸。
老子其猶龍:典出《史記·老子韓非列傳》,孔子稱老子“猶龍”,稱贊老子高深莫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一些人精神空虛、追求虛無的現象,詩人對此有所感觸,從而創作此詩,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態度。
這首詩主旨在于批判世人的精神空虛,倡導追求像老子那樣的高深智慧。其突出特點是哲理深刻,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人生和精神層面的思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未產生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和創作風格。
春雨如膏流晚天,長堤老柳搖空煙。 椶蓑箬笠且歸去,晴日仍欹牛背眠。
水際空明月正圓,人行月里水如天。 道旁聽得人爭指,半是當年折桂仙。
妾家本住巫山云,巫山流泉常自聞。 玉琴彈出轉寥夐,直是當時夢里聽。 三峽迢迢幾千里,一時流入幽閨里。 巨石崩崖指下生,飛泉走浪弦中起。 初疑憤怒含雷風,又似嗚咽流不通。 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令仲容聽不足。 一彈既罷復一彈,愿作流泉鎮相續。
小立東風紫翠顛,畫屏展盡一山川。 非關眼界因高別,自是人心逐物遷。
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顏改。 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閑。 不是閑人閑不得,能閑必非等閑人。
依依宮柳拂宮墻,樓殿無人春晝長。燕子歸來依舊忙。憶君王,月破黃昏人斷腸。
尋致爭不致爭,既言定先言定。論至誠俺至誠,你薄幸誰薄幸?豈不聞舉頭三尺有神明,忘義多應當罪名!海神廟見有他為證。似王魁負桂英,磣可可海誓山盟。繡帶里難逃命,裙刀上更自刑,活取了個年少書生。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陰霞生遠岫,陽景逐回流。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 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
柳陰庭院占風光,呢喃清晝長。碧波新漲小池塘,雙雙蹴水忙。 萍散漫,絮飄飏,輕盈體態狂。為憐流去落紅香,銜將歸畫梁。
風蕭瑟,邯鄲古道傷行客。傷行客。繁華一瞬,不堪思憶。 叢臺歌舞無消息,金樽玉管空陳跡。空陳跡,連天衰草,暮云凝碧。
秋來兩日,因個甚、鳥鵲侵晨傳喜。卻是常娥親姊妹,降作人間佳麗。黛柳長青,官梅穩親,鏡里春明媚。花顏難老,壽杯頻勸浮蟻。 聞道瀟酒才郎,天庭試罷,名掛登科記。昨夜涼風新過雁,還有音書來寄。千萬樓臺,三千粉黛,今在誰家醉。歸來歡笑,一床真個雙美。
瑞就柯山,昴宿儲祥,嵩岳降神。羨堂堂玉瑩,汪汪陂量,一襟風月,滿腹經綸。試部丹砂,聊乘鳧舄,來種錦江桃李春。弦歌地,看吏能綽著,薦墨爭新。 從茲大振家聲。待京國來歸專秉鈞。想宸恩初拜,北門學士,都人盡道,東閣郎君。雨細絲輕,梅黃金重,兩莢寶階呈端蓂。稱觴慶,愿萊衣袞袞,長照壯椿。
秋來兩日,因個甚、烏鵲侵晨傳喜。卻是常娥親姊妹,降作人間佳麗。黛柳長青,官梅穩襯,鏡里春明媚。花顏難老,壽杯頻勸浮蟻。 聞道瀟灑才郎,天庭試罷,名掛登科記。昨夜涼風新過雁,還有音書來寄。千萬樓臺,三千粉黛,今在誰家醉。歸來歡笑,一床真個雙美。
大君端扆暇,睿賞狎林泉。開軒臨禁籞,藉野列芳筵。 參差歌管飏,容裔羽旗懸。玉池流若醴,云閣聚非煙。 湛露晞堯日,熏風入舜弦。大德侔玄造,微物荷陶甄。 謬陪瑤水宴,仍廁柏梁篇。闞名徒上月,鄒辯詎談天。 既喜光華旦,還傷遲暮年。猶冀升中日,簪裾奉肅然。
高人必見知,已是渡淮遲。 路遠飄零客,囊多絕妙詩。 早蟬何處聽,歸棹幾時期。 到定陪吟宴,瓊花惜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