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教授勾子甲見訪于益昌自言正在華陽時渠方待試石室屢過縣齋勾重慶人將至蒼溪又訪舟中且以佳篇為贈次韻謝之二首 其一
頃年應聘漫談經,喜向寒窗訪聚螢。
撫字昨慚書下下,佩衿今羨領青青。
儻來富貴皆塵土,無盡詩書自日星。
珍重圣賢垂軌范,不尤臧氏不尤邢。
頃年應聘漫談經,喜向寒窗訪聚螢。
撫字昨慚書下下,佩衿今羨領青青。
儻來富貴皆塵土,無盡詩書自日星。
珍重圣賢垂軌范,不尤臧氏不尤邢。
往年我應人聘請隨意地講經,很高興到那寒窗下拜訪像車胤一樣勤奮的人。過去慚愧于治理百姓的政績評定為下下等,如今羨慕你身著青衿學有所成。偶然得來的富貴都如塵土一般,無盡的詩書卻像日月星辰一樣永恒。要珍視圣賢留下的規范準則,不要像臧氏和邢氏那樣相互指責。
頃年:往年。
漫談經:隨意地講經。
聚螢:用晉代車胤囊螢夜讀的典故,指代勤奮學習的人。
撫字:指地方官治理百姓。書下下:政績評定為下下等。
佩衿:指學子的服飾,這里指代學子。領青青:《詩經·鄭風·子衿》有“青青子衿”,后用來指學子。
儻來:偶然得來。
垂軌范:留下規范準則。
不尤臧氏不尤邢:臧氏和邢氏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但此處意思是不要相互指責。
此詩是詩人在益昌時,南平教授勾子甲來訪,勾子甲提到在華陽時自己待試石室多次拜訪縣齋,后又在蒼溪舟中再次拜訪并贈佳篇,詩人因此次韻答謝。具體創作時間和當時更詳細的社會環境需結合詩人的生平經歷進一步考證,但從詩中可看出詩人在為官和治學方面有所感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學問的崇尚和對名利的淡泊。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通過對比突出了詩人的價值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思想和追求。
喈喈秋老曙河斜,嫩曲清塵浸露華。黃葉誤求空谷友,丹楓虛擬上陽花。蒹葭漠漠逢歸燕,楊柳蕭蕭伴暮鴉。珠箔玉樓弦管日,金衣誰料尚天涯。
水晶數顆帶枝新,折贈驚添島嶼春。色瑩紫霞珠帳霧,味空甘露海林珍。荔枝上館迎佳客,玳瑁先朝認故人。卻恨口乾無得遺,手拈那覺淚沾巾。
遠游豈不羨,逼此區中情。愿得鴻鸞翮,乘之以遐征。詰朝飾羽蓋,嬉游至層城。陰室啟耀真,陽宮豁朱明。俯盼列川岳,仰視燦日星。朝搴瓊樹枝,夕采瑤草榮。外觀豈足慕,所貴能遺形。紆爾瀇瀁懷,馳我鳧藻誠。臨風不得并,望美空屏營。
新加露冕拜綸絲,遠水寒山木落時。天子刻期傳詔誥,三軍指日罷旌旗。思鄉欲上高崧路,望闕先扳古桂枝。別后若逢佳節近,數叢黃菊擬東籬。
十把禾稈打地鋪,上蒸下濕亦安居。番薯堆我床角落,夜聽鼠子來齧渠。
寒花滿谷馥初晴,匹馬關山倚杖尋。半熱黃云賁窮壞,乍看紫氣凈陰霖。千家煙火炊新黍,一夜秋聲急逮砧。南國層巒錦帶遠,授衣抉纊慶平成。
風松有霜子,吹落幽人庭。幽人畏狼藉,日掃出巖扃。誰將稱遠物,乃信涉滄溟。
萬丈仙山望欲寒,白云中斷出欄干。登登忽向峰頭立,好與凡人地上看。
季重凌云氣,為文史漢儔。態以千言變,工于一字求。款關多學子,擁彗有公侯。每爾靈珠握,游揚羨不休。
新制重分司,誰云筦榷卑。鵬摶終可料,鴳笑彼何知。細滿豈無待,橫飛亦未遲。催班天上去,黃色已浮眉。滿歲塵埃共,交情骨肉親。我猶京口客,君已日邊人。波及無忘晉,渠成亦利秦。西湖約攜手,兩岸柳搖春。
寒食蕭條野望陰,一枝筇竹日行吟。出塵笑我煙霞骨,逝水還誰日月心。薇蕨長時知雨足,鷓鴣啼處怨山深。連年烽火何嘗息,殘燒而今尚滿林。
好似陶彭澤,為民擬葛天。余亦不材者,因君寄大年。
隔窗姊妹喚朝眠,好夢關心記未全。守定誓盟金鴨畔,望窮書信紙鳶邊。文犀領扣新偏脆,繡雀鞋幫舊更鮮。每到百花生日日,未曾凄悶似今年。
樹號英雄本不多。橫柯修干郁嵯峨。霸圖事去留殘跡,嶺嶠空憐說趙陀。花綺艷,瓣移那。一花一瓣影婆娑。試攜酒榼花前醉,似與花容色共酡。
攜手丹梯語話長,不知身到碧云鄉。行人相見如相識,贈得巖花十里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