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山
吾母禱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歸人復何之,所愿清戰塵。
勿復論銜鉤,去作瑞世珍。
吾母禱于山,生我偃蹇身。
卅八始入寺,所天俱不晨。
歸人復何之,所愿清戰塵。
勿復論銜鉤,去作瑞世珍。
我的母親曾在狼山祈禱,而后生下了命運坎坷的我。三十八歲我才進入這座寺廟,此時我的雙親都已離世。歸來的人又能去往何處呢,只希望能平息戰火。不要再去談論那些身不由己的遭遇,去成為那能給世間帶來祥瑞的珍寶。
偃蹇:原指高聳、傲慢,這里形容命運坎坷、困頓。
卅八:三十八歲。
所天:舊指所依靠的人,這里指父母。不晨:指死亡。
銜鉤:比喻身不由己、陷入困境。
瑞世珍:能給世間帶來祥瑞的珍寶,寓意有作為、有貢獻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但從詩中能推測作者三十八歲時經歷了父母離世,可能處于一個戰亂的時代,作者在狼山寺廟中感慨命運,表達對和平的向往和自我激勵。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個人命運與時代環境,作者先嘆身世坎坷、親人離世,后表達對和平的期盼和積極向上的態度。在文學上雖未廣泛流傳,但體現了作者的情感與志向。
城外滄溟日夜流,城南山直對城樓。
溪田雨足禾先熟,海樹風高葉易秋。
疏傅里閭詢故老,秦皇車甲想東游。
客心不待傷千里,檻外風煙盡是愁。
溪樹昏昏鎖暮云,晚山愁黛對含顰。
不甘小雪猶妨暖,長恨閑陰每占春。
寶帶金貂侯第客,鈿車珂馬帝京塵。
王城自古繁華地,回首高歌悵望頻。
愛酒苦無阿堵物,尋春奈有主人家。
未容黃蜂釀成蜜,已怕惡雨不容花。
云間明月無可攬,海中蟠桃良未涯。
浮名誤人不得脫,黑發減來那得加。
已逢娬媚散花峽,不怕艱危道士磯。
啼鳥似逢人勸酒,好山如為我開眉。
風標公子鷺得意,跋扈將軍風斂威。
到舍將何作歸遺,江山收得一囊詩。
控帶洪流古帝城,欲尋舊事半榛荊。
六朝山色情終在,千古江聲憾未平。
設險丘陵荒蔓草,帶城桑柘接新耕。
十年重到無人問,獨立東風一愴情。
文章不用世,淪落掩山阿。
命也人無奈,悲哉天謂何。
至交嗟我少,雙淚為君多。
遙想山陽墓,秋風吹薜蘿。
荒涼官舍對淮流,樽酒相逢為少留。
夾道老椿鴉哺子,隔墻荒草牧呼牛。
渡頭人散前村市,天際帆來何處舟。
自古詩人最多感,新篇應解寫騷愁。
東風窮巷只埃塵,誰見城南萬朵新。
不問主人聊一飲,為攜佳客送余春。
比君意氣三年老,貸我疏狂一味真。
醉里尚能馳馬去,看君倒著接?巾。
襄王坐上微詞客,子建車前步水妃。
瞥過低鬟流盼處,爭先含笑獨來時。
東邊日下終無雨,闕上書時合有碑。
腸斷吳王煙水國,扁舟何日逐鴟夷。
青衫獻賦逢知己,白首耽書還誤身。
名著道山傳故事,政行兩郡泣遺民。
文成典午群疑泮,詩和少陵佳句新。
嘆息苦身成底事,湖墳宿草已愁人。
老人杖履一茅亭,花謝西園不復扃。
翠被一方都蓋覆,紅妝數子尚娉婷。
可憐鶯蝶狂都歇,頗覺風云意有營。
聞說陂田雨三尺,遠城釃水種春秔。
洛岸東風送馬行,橋橫落日半川明。
天連觀閣云垂地,春入山河秀滿城。
老去飄萍甘屏跡,興來懷古未忘情。
短歌一曲聊回首,不待悲秋白發生。
清曉琳宮拜謁還,駝裘猶怯夜霜寒。
春生七澤蒼茫外,日上三山縹緲間。
投老埃塵從馬后,異時班綴近龍顏。
人間倚伏誰能料,一酌芳醪興未闌。
東風邀客入芳菲,夾徑吹香李萬枝。
啼鳥遠聞知晝靜,好花相續得春遲。
連檣東去淮天闊,綠野南環楚澤卑。
客至會須留醉墨,主人留榜待新詩。
三百年成玉鼎丹,縞帷驚變紫宸班。
遺弓有淚哀何及,嘶馬無蹤去不還。
霜露無情金闕暗,山川常在石麟閑。
青衫曾賜當年桂,欲附龍髯不可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