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尋梅
寄聲說與尋梅者,不在山邊即水涯。
又恐好枝為雪壓,或生幽處被云遮。
蜂黃涂額半含蕊,鶴膝翹空疎帶花。
此是尋梅端的處,折來須付與詩家。
寄聲說與尋梅者,不在山邊即水涯。
又恐好枝為雪壓,或生幽處被云遮。
蜂黃涂額半含蕊,鶴膝翹空疎帶花。
此是尋梅端的處,折來須付與詩家。
我托人傳話給尋梅的人,梅花不在山邊就在水邊。又怕好的梅枝被雪壓著,或者生長在幽靜處被云遮住。梅花半含花蕊如同美人用蜂黃涂額,梅枝如鶴膝翹起稀疏地帶著花朵。這就是尋梅確切的地方,折來梅花一定要交給詩人。
寄聲:托人傳話。
水涯:水邊。
蜂黃涂額:古代婦女化妝時用黃粉涂額,這里形容梅花半含蕊的樣子。
鶴膝:指梅枝如鶴膝般彎曲。
端的:確切。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推測詩人可能在賞梅后,有感于梅花的獨特與不易尋覓,便寫下此詩告知尋梅之人。
這首詩主旨是指引尋梅者找到梅花所在,突出梅花生長環境的特別。語言生動,描寫細膩,展現了詩人對梅花的喜愛,在詠梅詩中有一定特色。
巍巍閬風臺,層構切青霄。一氣存太始,三神建高標。天風翼芝蓋,仙曲和簫韶。左攜赤斧游,右御山圖朝。上帝頷其頤,元君目相招。富貴一脫屣,于焉恣長謠。
寸田何茫茫,其廣周九野。超然凌昆崙,銀河夜西瀉。高厲風塵表,日月乃在下。神官役鬼工,樓觀丹青假。勾陳與玄武,衛此神明舍。
麻姑別千霜,豈是得道者。不見海三枯,白發徒盈把。
景風扇玄圃,漠漠瓊花開。乎美天上月,夜宴九成臺。盤行五色芝,酌以紫霞杯。黃屋豈為貴,秦政亦荒哉。
浩然中獨存,萬象方胚胎。紛紛夢玄駒,生死益堪哀。
皮裹骨兮骨裹皮,
分明道了復何疑。
拈起草鞋如未委,
不如別處且烏龜。
拂袖歸來計未疏,別規爽塏卜新居。
即今獨擅百弓地,當日惟攜一束書。
戶外何須置行馬,坐中不必盡懸魚。
渠亦若與人家國,輸與興公賦遂初。
霜余燒短草還青,薪火相催更不停。
除卻文人消傲骨,惟應醇酒近頹齡。
中年絲竹傷何極,上日鶯花醉未醒。
可惜風流猶正始,更無風景在新亭。
魚波唼唼水新周,高柳風通霧亦勾。
曉雨掠成涼鶴去,晚煙棲密荻花收。
蒼蒼前箙鷹輕甚,濕濕河房星漸赒。
我道未舒采藥可,清霜飛盡磧天擊。
尋詩路,還記小市蒼煙,舊家紅樹。依稀殘月殘花,麗情俊賞,銷凝是處。
曠吟佇,猶有定巢新燕,占春簾戶。留連晚色年芳,畫屏翠燼,馀香共語。
前度京塵游袂,酒邊聯唱,花間愁舞。重見斷魂天涯,人換新故。
江郎恨筆,休倚傷春句。飄零又、南樓罷飲,西園歸步,世事浮云去。
老懷到此,茫茫萬緒。不絕情如縷。和淚挽、東風哀弦連雨,夢歌怨疊,一江萍絮。
山靈久我待,既見不可緩。舍館且莫定,呼舟任游衍。
風便向南湖,斷塔聳遙巘。漸近益崇高,頂樹紛可辨。
風送南屏鐘,引我足逾健。出云復入云,上阪更下阪。
古寺隱湖曲,路轉忽到眼。殿角干青霄,丈六金光滿。
更披虞集碑,宣揚仗軒冕。憩坐息筇杖,松風泠然善。
山頂暮樵歸,背負斜陽晚。一徑通四山,可近亦可遠。
我欲往從之,白云忽遮斷。
便娟婀娜。戛玉吟香風乍過。
共影交光。空谷無人春晝長。
靈均高致。寫入生綃增嫵媚。
仰止癯仙。解慍南薰上五弦。
殘暑無多日,
幽居近小江。
酒醒中夜起,
松月入山窗。
端居洗塵慮,細讀淵明詩。
疇昔慕此翁,寤寐忘調饑。
此翁非詩人,而有天然姿。
紛紛世事中,采采黃菊枝。
此語人共賞,此意疇復知。
知即翁之徒,高風接皇羲。
有籬可種菊,有琴可無弦。
適趣不待聲,種菊真偶然。
南山有佳氣,得意終忘言。
薄酣空庭中,一笑涼風前。
圣主臨軒訪老臣,卻教黃發御蒲輪。
今逢海宇重新日,誰是乾坤獨立人。
北斗才名留畫省,東山經略獻楓宸。
爭看司馬還朝好,莫厭都城萬騎塵。
弧矢當年志,舟車敢憚勞。高堂辭白發,行篋檢青袍。我感饑驅出,人誇游興豪。江南秋水闊,極目正滔滔。
人家堤下住,堤上客骎骎。樹拔知風力,蒲荒為水深。墮紅林棗熟,潑黛屋苔青。不耐炎威逼,云痕早晚陰。
鵑紅稿。靜照恰同清照。最是銷魂新句好。回身將夢抱。
叵耐氤氳顛倒。叵耐氤氳顛倒。曉鏡畫眉添懊惱。紅顏祈速老。
樓外西山日腳低,
萸觴新唱縷金衣。
十年為客秋風里,
空負黃花幾賦歸。
見影雖如對面歡,
故交回首淚頻彈。
千秋遺稿刊傳日,
鏡里憑他識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