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姪孫汝白往東嘉問訊陳叔方諸丈
子去尋名勝,何慚著布衣。
出門知所鄉,在旅亦如歸。
道誼無窮達,文章有是非。
寄聲陳與趙,相賞莫相違。
子去尋名勝,何慚著布衣。
出門知所鄉,在旅亦如歸。
道誼無窮達,文章有是非。
寄聲陳與趙,相賞莫相違。
你去尋訪名勝古跡,穿著粗布衣服也不必羞愧。出門便明確自己的方向,在外旅行也如同在家一樣自在。道義沒有困厄與顯達之分,文章卻有是非對錯之別。替我向陳叔方和姓趙的諸位問好,希望他們相互賞識,不要彼此違背心意。
姪孫:侄孫。
東嘉:地名。
問訊:問候。
著:穿。
所鄉:即所向,指方向。
道誼:道義。
無窮達:沒有困厄與顯達的區別。
寄聲:托人傳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可能是侄孫汝白要前往東嘉拜訪陳叔方等友人,詩人有感而發寫下此詩,表達對侄孫的囑托和對友人的問候。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侄孫的臨行教誨與期望,強調道義和文章的重要性。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古人的親情關懷與道德勸誡。
樓船行,銅鼓鳴,和以橫笛間丁寧。空江深夜天宇澄,稀聲要眇雜鏗吰。隱如仙樂度青冥,貴人中坐憺無營。流星捷報前幾程,徵丁索饋百里驚。兒童喜聞銅鼓音,不知銅鼓傷予心。
昔在秋浦還,我行凌浩渺。尋君郎川宅,相逢武林道。君顏日方滋,我發初未皓。及茲凌陽見,顏發非昔好。故心無淺交,論詩有深造。良意正云云,遠別何草草。長恐重見日,復此同衰老。相知在久要,各用豁中抱。中抱何以豁,志士懷其衷。文興諒斯際,道在詎無庸。雍雍麟虞化,泱泱鄒魯風。菁莪歌樂育,芹采有遺功。持茲從所際,誰謂行未通。我生胡不遇,亦云適其逢。顏稷千載人,趨異心乃同。勖哉戒修德,庶言玉爾躬。
肘懸金印鬢初斑,遙望鄖陽錯繡間。自取赤文開地軸,真同玄武鎖天關。衣袪斜綰三州水,劍脊平分兩戒山。棨衛清香云氣里,謝羅仙跡好追攀。
十年足不到承庵,撫事興思重愴然。風急雁行斜漠漠,夜深蟾影弄娟娟。爐亭暖徹通宵火,魚板驚殘向曉眠。欲識本來真面目,杖藜未免再留連。神封王爵號優游,眾水奔歸祠下流。沃若郊原真可隱,悠然心景自相投。綿綿野徑蟠山腹,瑟瑟枯溪瀉石頭。直到法華高處望,天珍未許有心求。
茫茫禹跡混殊方,誰遣中華識犬羊。今日澶淵尋舊役,會看一矢殪戎王。
百花亭下花如海,子厚宅前溪似油。幕下風流法曹掾,坐窗猶未作遨頭。
風月庭前草色春,魯東門后一儒真。圖書古奧遺經似,愧殺辛勤倒學人。
榆莢雨疏還養神,楝花風急欲侵真。偷藏翠葉棲邊鳥,戲摘赪葩醉后人。細看始能知絕韻,偶飛深為惜嬌塵。對花我欲長歌舞,怕數階蓂幾莢真。
馀不城外石橋斜,不見清溪道士家。惟聽小姑閒唱曲,茜裙臨水折梅花。
大山如蹲龍,小山如踞虎。煙嵐郁蒼翠,遠近互吞吐。我來蘇門居,遨游成樂土。策杖望朝云,捲簾看暮雨。佳意豁塵腥,勝概入談麈。使我郁陶消,使我勞瘵愈。生平鄙吝心,一洗出千古。回首聲名人,何殊坐囹圄。遠役非素懷,況有跋涉苦。吟鞭裊春風,遲遲如去魯。芳菲二三月,追游盛梅塢。歸來愿無違,一觴相對舉。我愛林慮山,不處要路津。茲焉幾千古,絕彼朝市塵。我來成素交,澹澹日益親。形骸兩相忘,誰主復誰賓。充然樂我饑,怡然棲我神。朝光連暮色,佳意含馀春。心境一融會,世味殊未真。奕奕草木光,熙熙禽鳥馴。眾物欣有托,吾廬行亦新。詩書詠而歸,況有耆德鄰。
佩玉長裙入碧松,搖搖蟬鬢壓烏瞳。偶見秋英如石瘦,細數,回眸一笑綠潭風。獨倚黃昏低半首,無語,依依鳥囀小橋東。昨夜殷勤風帶雨,飛舞,可憐梧葉似輕蓬。
歲月嗟匏系,乾坤信梗浮。蹉跎逐越鳥,迂闊問吳牛。正道曾無弊,旁觀各有由。圣人如可起,吾欲詰東周。
憶弟杜陵恨,思友陶翁情。矧茲登太行,能不懷所生。天倫孰為重,孝感莫非誠。無形恒有視,豈直云英英。依云眷親舍,益使憂抱縈。斯人已千載,簡冊垂令名。披君望云圖,今古一章程。誰獨非人子,令我心煢煢。
夷惠俱可慕,清和合天真。汨予流俗中,豈暇思古人。抱拙恥為佞,遇物展殷勤。雖無失巳尤,事過每自嗔。鄰翁偶相訪,延坐列主賓。為言秫田登,愿我嘗其新。巨榼傾濁醪,雞黍雜前陳。持杯強勸飲,禮率意態親。顧予寡德業,無以給北鄰。何階及爾輩,愧此風俗淳。酒酣述往事,所歷多苦辛。卻憶全盛時,無言指蒼旻。世運有隆替,玄造豈不仁。父老且少安,汝本三代民。九重敦政教,萬幾盡經綸。行當?嘉澤,鼓舞歌圣神。
自憐環佩玉丁東,強半生涯懊惱中。急劫看翻棋黑白,橫磨孤負劍雌雄。迎年爆竹催殘臘,去國輕車唱北風。如此江山如此日,酒壚何處覓黃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