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母墓
怒虎跑云此處傳,到今知是幾何年。
一彎碧似回珠浦,數曲青藏瘞玉田。
彤管旋添今日史,白華何補鄉來篇。
誄辭盡出騷人社,行橐猶能得細詮。
怒虎跑云此處傳,到今知是幾何年。
一彎碧似回珠浦,數曲青藏瘞玉田。
彤管旋添今日史,白華何補鄉來篇。
誄辭盡出騷人社,行橐猶能得細詮。
傳說這里曾有怒虎跑云,至今也不知過了多少年。那彎彎的地方碧綠得像回珠浦,幾處曲折的地方藏著埋葬美玉之地。女子的事跡添入了如今的史冊,《白華》詩篇也難以彌補往昔之事。誄辭都出自文人雅士之手,行囊中還能得到詳盡的詮釋。
怒虎跑云:一種傳說景象。
回珠浦:傳說中能使珍珠回歸的地方,常象征美好之地。
瘞玉田:埋葬美玉的地方,這里可能象征埋葬賢德之人。
彤管:古代女史用以記事的桿身漆朱的筆,后常指女子文墨之事。
白華:《詩經》篇名,多與女子有關。
誄辭:哀悼死者的文章。
騷人社:指文人墨客群體。
行橐:出行時所帶的袋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作者在憑吊劉母墓時所作,當時或許是當地有一定文化氛圍,文人對劉母的賢德事跡有所關注,作者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紀念劉母,通過描繪墓地環境和運用典故,展現劉母的賢德。其特點在于意象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有限,但也是研究當時地方文化和紀念性詩歌的一個樣本。
古來青云士,論德不論年。及時揚意氣,車服耀且鮮。譬彼桃李花,逢春各爭妍。胡能學蘭菊,遲暮秋風前。羨子富年華,文思如涌泉。詞場早騰譽,海內推英賢。而我竟何為,著鞭苦不先。賦命有遲速,行止任自然。吾觀鴻鵠飛,低回未須憐。會當振六翮,高舉摩青天。
役盡心神銷盡骨,恩情未斷忽分離。平生此恨無言處,只有衣襟淚得知。
鳳凰山下梅花屋,俯仰乾坤盡香玉。逋仙寂寞三百年,塵土孤山昧人目。清詩往往落人間,疏影暗香今始續。曲欄小幾神與交,宛見杖藜巾一幅。謾呼焦尾洗塵襟,獨把匏樽酌溪綠。典醋不計春淺深,陰風颼颼雪簌簌。萬頃玻璃舞鶴顛,八窗云母飛蛾撲。囂塵不到只仙家,何必洞天三十六。
吳學復興休感喟,者番盛會空前。一堂濟濟暢群言。國中集名彥,天外落飛仙。欣值誕生崇紀念,二百八十周年。有靈地下應掀髯。儒林滌舊穢,歷史寫新篇。
楚歌一聲發,吳儂雙淚漣。武昌應尚遠,船是武昌船。
西窗枕寒池,池邊老松樹。渴猿下偷泉,見影忽驚去。
萬疊青山萬疊愁,茅津飲餞暫維舟。避名不必言雞鳳,混跡何妨喚馬牛。雨霽煙嵐分島嶼,水生鳧雁下汀洲。殊鄉風物須珍重,堂上慈親已白頭。
雪后西山帶落暉,天涯尊酒暫相依。人逢七日遺新勝,客為經年感敝衣。何事周南淹太史,卻憐漢苑妒明妃。春風吹遍千楊柳,塵世滄江有是非。
匝地濃云散曉風,輕霜挾冷下長空。攢峰疊嶂來無盡,疑是舟行圖畫中。
向下轉去,誰不知有。向上轉去,如十日并照。
世事紛紛類奕棋,蓮花峰下睡多時。春風引入華胥國,忘卻浮生在亂離。
高秋盛集,把清樽共酹,信江詞魄。遺響風雷空皕載,孤鳳一生曾厄。百折黃流,千尋赤壁,怪底飄零咽。銅弦水調,此中似聞消息。江山異代藻思,起君應恨,生不同今日。白發青顏來萬里,翔翥鵝湖秋翮。丘壑煙云,風騷壇坫,更樹千秋業。詞人往矣,為君啜醨揚粕。
出郭卜居何所似,杜陵浣花溪水頭。榿林吟風草堂靜,楠樹接葉茅亭幽。每從圖史慰岑寂,復有琴尊陪燕游。平生我亦愛清賞,他日訪君須買舟。
三老雖誇濟世才,亦能為福亦為災。舉枚慧眼觀窮達,具片虛心攝去來。數減至三無足陌,銖輕惟五尚稱財。祇除義士并廉吏,萬貫填門不易開。
茂木遮天越鳥啼,萬流紛注匯成溪。壑深崖陡霏煙郁,峰復路回蘿蔦迷。巢許戀,太憨癡,閑身空老解人稀。蓬萊悠遠無從至,且臥荒山唱鳳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