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高宗皇帝章四首 其一
大業(yè)高千古,斯文炳六經(jīng)。
無刑深帝澤,不戰(zhàn)壽生靈。
神圣非殂落,乾坤有晦冥。
難名是天德,刻畫謾丹青。
大業(yè)高千古,斯文炳六經(jīng)。
無刑深帝澤,不戰(zhàn)壽生靈。
神圣非殂落,乾坤有晦冥。
難名是天德,刻畫謾丹青。
高宗皇帝的偉大功業(yè)遠超千古,他的文化成就可與六經(jīng)相輝映。他施行仁政不用刑罰,恩澤深厚,不興戰(zhàn)事讓百姓得以長壽。圣上并非真的離世,只是天地陷入了昏暗。難以用言語形容的是他的天德,用丹青描繪也只是徒勞。
大業(yè):偉大的事業(yè)。
斯文:這里指文化、文章等。炳:照耀。六經(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六部儒家經(jīng)典。
無刑:不用刑罰,指施行仁政。帝澤:皇帝的恩澤。
不戰(zhàn):不發(fā)動戰(zhàn)爭。壽生靈:讓百姓長壽。
殂落:死亡。
晦冥:昏暗。
難名:難以用言語形容。天德:上天的德行,這里指皇帝的德行。
刻畫:描繪。謾:徒然、枉然。丹青:繪畫
此詩應是在高宗皇帝去世后創(chuàng)作。高宗在位期間可能有諸多政績,詩人在其離世后,為表達對皇帝的緬懷和贊頌而作此詩。當時社會處于皇帝新喪的氛圍中,人們對皇帝的離去感到悲痛。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高宗皇帝的偉大功績和高尚品德。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贊頌之情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經(jīng)典之作,但反映了當時人們對皇帝的尊崇和哀悼。
三冬枯木遇春陽,翠萼寒英噴古香。雪鬢老婆情未瞥,冷看花樹哭檀郎。
運歷三元正,升平太古同。五侯皆輯瑞,四海盡占風。圣政乾行內(nèi),群生壽域中。撞鐘元會罷,晃朗日升東。
寒山道,無人到。若能行,稱十號。有蟬鳴,無鴉噪。黃葉落,白云掃。石磊磊,山隩隩。我獨居,名善導。子細看,何相好。
幾樹山櫻曲檻前,花開如火葉如煙。待將短句誇形似,已被休文道欲燃。
避世山中祇樹亭,綠陰繞舍忽青青。拋書自笑爬沙手,要挽天河洗甲兵。
燕市離歌動,殊非故國聞。清樽聊共我,黃發(fā)更憐君。縣隱潼關樹,堂流華岳云。不知松月下,誰與坐宵分。
一水瀠回繞沌村,子房苗裔此間存。同居八世三千口,可惜君恩未表門。
渚煙深處白牛歸,稚子焚枯飯客遲。風動葉聲山犬吠,今朝出郭不相隨。
秋雨復如注,旌旗仍赴西。仆馬不能立,杯酒那可攜。公歸定十月,山莊事粗沒。新釀既已成,嘉殽有薇蕨。即今搆小亭,亭成佇公坐。雖無絲竹陳,可試風雅課。南山秋暮佳,氣色清且翠。眺覽既中愜,嘯歌或幽邃。此役千國經(jīng),天下由重輕。古哲務成事,今人唯釀名。往往十年邇,邊陬太乏理。輿皂皆所親,毀譽出憎喜。雖悉延訪心,紛亂若絲枲。積今日益滋,君子復輕信。自謂根蒂獲,豈有纖細近。治邊如治鮮,要在審其勢。剖斷貴神速,宰制厭牽系。近聞甘泉城,皇皇盡危懼。主者諭不開,倉卒何以計。遠人遵訛言,其情易搖曳。片言昆崙摧,轉(zhuǎn)擬萬夫斃。公固豈弟人,弛張有程具。向既失緩急,今且須砥礪。同事六七公,休休皆偉器。當事必安舒,臨機戒輕驀。嗟嗟千里心,顧此豈能白。亦知芻蕘微,贈公冀公擇。
靈芝固無種,仙藥寧有根。至寶在人心,六經(jīng)不盡言。
苦哉歲晚西風悲,美人不來寒雁啼。十年裘馬走南北,禿發(fā)已白歸無期。悠悠世事春前草,淺碧嬌濃豈終好。長路崢嶸駑馬勞,坐覺今晨色枯槁。海內(nèi)英雄今幾人,逢時吐氣干青云。當前勸酒君莫逆,但碩四海生陽春。君不見昨夜天邊孤鳳鳴,老夫伏枕雙涕零。
萬年宮殿魏王居,瑤草琪花滿玉除。壇下馀腥猶漢代,巖頭遺蛻是秦初。客從云水求丹訣,帝遣風雷護簡書。我亦曾孫今再世,夢中親御紫鸞車。
六合云蒸一氣霾,漫漫長路渴生埃。詩從白雨明邊得,人自青山盡處來。世路有機難預料,劇談供笑不時開。濟時賴有諸君在,漢苑秋風愧不才。
永明頻代拜,秋晨復此來。燭里金門啟,松間寶殿開。香煙羅幾席,云霧隱樓臺。明祀崇群圣,彝章出帝裁。
陌上冬乾泣老農(nóng),天留甘雨付春工。阿香急試雷霆手,莫放人間有臥龍。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