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元要陪倉使張園
春閑有客伴遨頭,應喜園亭處處幽。
晴日暖風花影外,清歌妙舞酒船浮。
牢籠好景開詩膽,愛惜流光入醉眸。
珍重蘇門兩君子,至今人物尚同游。
春閑有客伴遨頭,應喜園亭處處幽。
晴日暖風花影外,清歌妙舞酒船浮。
牢籠好景開詩膽,愛惜流光入醉眸。
珍重蘇門兩君子,至今人物尚同游。
春日閑暇有客人陪伴著州郡長官出游,想必會為園亭處處清幽而欣喜。晴朗日子暖風吹拂,在花影之外,美妙的歌聲與舞蹈相伴,載酒的船兒漂浮。將美好景色盡收,激發了作詩的膽量,珍惜這美好時光,醉眼欣賞。要敬重蘇門的兩位君子,至今他們這樣的人物還能一同游玩。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遨頭:宋代稱州郡長官為遨頭,因為他們常出游賞花。
牢籠:這里是包羅、囊括的意思。
流光: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時光。
蘇門兩君子:具體所指需結合更多背景信息,可能是與蘇門有關的兩位賢德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來看,應是在春日,詩人與友人陪同州郡長官在張園游玩時所作。當時社會環境或許相對安定,人們有閑暇進行游賞活動,詩人在游玩中受到美好景色的感染,遂作詩記錄。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春日與友人、長官游園的情景,突出了園景的清幽和游玩的歡樂。其特點是語言優美,畫面感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創作風貌。
抱玉三朝楚,懷書十上秦。年年洛陽陌,花鳥弄歸人。
綠水紅橋一路青,東風將雨染初成。 隔簾弄影捎飛燕,當座吹花趁語鶯。 新月正籠陶令宅,淡煙斜拂亞夫營。 年年送別三春恨,腸斷山陽笛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