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懷 其六
泠齋風雨夜,兄弟笑言溫。
燈火萊衣戲,文書馬帳尊。
更聲傳杳杳,簷溜落紛紛。
茶果團欒坐,都無官舍喧。
泠齋風雨夜,兄弟笑言溫。
燈火萊衣戲,文書馬帳尊。
更聲傳杳杳,簷溜落紛紛。
茶果團欒坐,都無官舍喧。
在清冷書齋的風雨之夜,兄弟們談笑言語溫暖。像老萊子著彩衣逗父母開心一樣歡樂,在書齋中尊崇學問。更聲從遠處傳來,屋檐的雨水紛紛落下。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著茶果,完全沒有官舍的喧鬧。
泠齋:清冷的書齋。
萊衣戲:指老萊子年七十還穿著彩衣扮小兒以娛雙親,后用來表示孝養(yǎng)父母。
馬帳:東漢馬融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后列女樂,后指授徒講學之處。
更聲:打更的聲音。
簷溜:屋檐流下的雨水。
團欒:團聚的樣子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為官期間,在閑暇時與兄弟相聚,遠離官場上的喧囂,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以表達對這種溫馨家庭生活的珍惜。
這首詩主旨是展現(xiàn)家庭團聚的溫暖與美好,突出特點是通過細膩的場景描寫營造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生動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家庭生活的重視和情感表達。
端月溫風至,圓丘瑞霧多。開壇洽百禮,伏枕想登歌。日月春旂閃,雷霆晝輦過。年年覲上帝,只為乞民和。
猛士彎弓挽六鈞,長驅(qū)入汴政施仁。前朝運謝山河古,圣世時亨雨露新。未遇自甘焚綠綺,知音不必惜陽春。朝廷將下搜賢詔,莫戀煙霞老此身。
肺肺垂楊渺渺河,平川驛里暫經(jīng)過。白頭天使鄉(xiāng)情好,青眼仙郎舊話多。候吏幾人沙上立,新詩八句酒邊哦。知君共有蒼生念,細說民艱奈晚何。
月波成露露成霜,借與南枝作淡妝。寒入玉衣燈下薄,春撩雪骨酒邊香。卻于老樹半枯處,忽走一梢如許長。道是疏花不解語,伴人醒醉替人狂。
蚤見云開日,依然雨接云。蘭蘭香并減,燕燕濕為群。矯首天如壓,酣眠晝不分。空階滴陷處,盡遣夢中聞。
月夕風晨可讀書,更能容膝愛吾盧。盤餐十載無多味,自詡常供火焙魚。
釣鱸橋上惜分簪,別后聞君入禁林。近道相如能獻賦,誰言賈誼少知音。永陽獨樹還家夢,魏闕晴云捧日心。寂寞山林樵采事,何時為記比南金。
五月苕溪道,南風暑氣新。偶當為客日,翻比在鄉(xiāng)親。醉酒橋邊市,驅(qū)車陌上塵。行藏不須問,同是布衣人。
歸舫夜發(fā)促春盤,少長隨肩各盡歡。花鳥裝春迎宿雨,天云釀雪作朝寒。何嫌趨走同兒戲,便許風流比畫看。暈碧裁紅古來事,醉痕狼藉任闌干。
圣心太極一明蟾,影落千江個個圓。五十年來如夢覺,臨岐更出示兒篇。
松棚叟賣漿,棚下午風涼。獨澗繞群木,數(shù)家成一坊。蜂行花已密,蠶罷葉仍桑。此地無千步,真堪作蛻藏。
渥洼神水與天通,汗血淋漓帶赤騣。明日甘泉祠泰畤,和鑾聲在五云中。曉來疏雨過沙堤,振迅先聞柳外嘶。不是圉人調(diào)未習,臨流怕濕錦障泥。
漢高禮義入陵夷,械到蕭何更有誰。惟有子房云外客,不稱名字冠當時。晦跡功曹不受徵,興亡事已若丹青。世間盡有文章客,誰信龍蛇尺蠖形。
小溪詰屈巧縈回,行到睎真景更奇。路轉(zhuǎn)山回疑不見,此中凝望卻參差。
沙上短蒲綠,赤菱紫芡離披熟。越奴青發(fā)艾懸香,踏踏采蓮塘上曲。游龍撇波海水飛,黃頭伐鼓吹參差,少年搖曳澹忘歸。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