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芝寺清坐聽潘德久弄琴久之小酌而散
秋晚靈芝寺,陰云闔復開。
荷枯半倚草,柏老徧生苔。
興到容吾賦,閑知與客來。
琴邊更三疊,莫放酒船回。
秋晚靈芝寺,陰云闔復開。
荷枯半倚草,柏老徧生苔。
興到容吾賦,閑知與客來。
琴邊更三疊,莫放酒船回。
秋末時節來到靈芝寺,陰云時而聚合時而散開。荷花枯萎半靠在雜草旁,柏樹年老處處長滿了青苔。興致來了我便吟詩一首,清閑時知道有客人前來。在琴音伴奏下又飲了幾杯酒,不要讓載酒的船回去。
闔:閉合。
徧:同“遍”,到處。
三疊:此處指多次飲酒。
酒船:載酒的船,這里代指酒。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中可推測是秋季,詩人在靈芝寺與友人潘德久相聚。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處于閑適狀態,在寺廟清幽環境中與友人彈琴、飲酒、賦詩,享受愜意時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秋末在靈芝寺與友人相聚的閑適生活。其突出特點是景情交融,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生動展現了文人的日常雅趣。
窮年路岐客,西望思茫茫。
積水曾南渡,浮云失舊鄉。
海邊尋別墅,愁里見重陽。
草露荷衣冷,山風菊酒香。
獨謠看墜葉,遠目遍秋光。
更羨登攀處,煙花滿練塘。
簾外寒江千里色,
林中樽酒七人期。
寧知臘日龍沙會,
卻勝重陽落帽時。
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
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
扣船不得寐,浩露清衣襟。
彌傷孤舟夜,遠結萬里心。
幽興惜瑤草,素懷寄鳴琴。
三奏月初上,寂寞寒江深。
紫禁宿初回,清明花亂開。
相招直城外,遠遠上春臺。
諫曹將列宿,幾處期子玉。
深竹與清泉,家家桃李鮮。
折芳行載酒,勝賞隨君有。
愁疾自無悰,臨風一搔首。
石甕靈泉勝寶井,
汲人回掛青絲綆。
廚煙半逐白云飛,
當晝老僧來灌頂。
崇飾山園孝理深,萬方同感圣人心。
已聞東閣招從事,
與君跬步如同舍,終日相期此盍簪。
一路斜分古驛前,
陰風切切晦秋煙。
鉛華新舊共冥寞,
日暮愁鴟飛野田。
佳期人不見,天上喜新秋。
玉佩沾清露,香車渡淺流。
東西一水隔,迢遞兩年愁。
別有穿針處,微明月映樓。
蕭颯秋聲樓上聞,霜風漠漠起陰云。
不見攜觴王太守,心憶舊山何日見,并將愁淚共紛紛。
蕭蕭涼雨歇,境物望中閑。
風際片帆去,煙中獨鳥還。
斷橋通遠浦,野墅接秋山。
更喜陪清興,尊前一解顏。
曉風搖五兩,
殘月映石壁。
稍稍曙光開,
片帆在空碧。
猿聲到枕上,
愁夢紛難理。
寂寞深夜寒,
青霜落秋水。
草草理夜裝,涉江又登陸。望路殊未窮,指期今已促。
傳呼戒徒御,振轡轉林麓。陰云擁巖端,澍雨當山腹。
震雷如在耳,飛電來照目。獸跡不敢窺,馬蹄唯務速。
虔心若齋禮,濡體如沐浴。萬竅相怒號,百泉暗奔瀑。
危梁慮足跌,峻阪憂車覆。問我何以然,前日受微祿。
轉知人代事,纓組乃徽束。向若家居時,安枕春夢熟。
遵途稍已近,候吏來相續。曉霽心始安,林端見初旭。
仲月當南呂,晨裝拜谷林。
逢君在東觀,不得話離襟。
策馬緣云路,開緘扣玉音。
還期才浹日,里社酒同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