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中見過山間 其一
貴賤曾何在,悲歡孰使然。
如君真絕足,奈我已華顛。
勛業誰彝鼎,文章自簡編。
中原有前輩,吾憶范忠宣。
貴賤曾何在,悲歡孰使然。
如君真絕足,奈我已華顛。
勛業誰彝鼎,文章自簡編。
中原有前輩,吾憶范忠宣。
貴賤之分何曾真正存在,悲歡的境遇又是誰造成的呢。像您這樣的人真是出類拔萃,無奈我已經頭發花白。誰能將功勛業績銘刻在彝鼎之上,文章自然會記錄在簡編之中。中原還有前輩賢人,我懷念范忠宣。
絕足:指千里馬,比喻出類拔萃的人。
華顛:指頭發花白。
彝鼎:古代祭祀用的鼎、尊等禮器,常銘刻功勛,這里指留名后世。
簡編:書籍,這里指文章會被記錄流傳。
范忠宣:即范仲淹之子范純仁,謚號“忠宣”。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的中后期,經歷了一些世事變遷,友人來訪,引發了他對人生、功勛、文章等方面的思考,同時對中原前輩賢人的懷念也油然而生。
這首詩主旨在于感慨人生境遇,贊賞友人,緬懷前輩。其特點是情感真摯,思考深刻,以質樸的語言展現出對人生和歷史的感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詩人的思想和情感世界。
李波小妹字雍容,窄衣短袖蠻錦紅。
未解有情夢梁殿,
海棠花下秋千畔,
背人撩鬢道匆匆。
東烏西兔似車輪,
劫火桑田不復論。
唯有風光與蹤跡,
思量長是暗銷魂。
擁鼻悲吟一向愁,寒更轉盡未回頭。
綠屏無睡秋分簟,
殷勤憑仗官渠水,為到西溪動釣舟。
天遣多情不自持,多情兼與病相宜。
蜂偷野蜜初嘗處,水香剩置金盆里,瓊樹長須浸一枝。
眉如半月云如鬟,梧桐葉落敲井闌。
孤燈亭亭公署寒,空房輾轉懷悲酸,銅壺漏盡聞金鸞。
粉紜隔窗語,重約蹋青期。
總得相逢處,無非欲去時。
恨深書不盡,寵極意多疑。
惆悵桃源路,惟教夢寐知。
一夜清風動扇愁,
背時容色入新秋。
桃花臉里汪汪淚,
忍到更深枕上流。
羅囊繡兩鳳凰,玉合雕雙???。
中有蘭膏漬紅豆,
開緘不見新書跡,帶粉猶殘舊淚痕。
霧為襟袖玉為冠,半似羞人半忍寒。別易會難長自嘆,轉身應把淚珠彈。
桃花臉薄難藏淚,柳葉眉長易覺愁。密跡未成當面笑,幾回抬眼又低頭。
半身映竹輕聞語,一手揭簾微轉頭。此意別人應未覺,不勝情緒兩風流。
洞房深閉不曾開,橫臥烏龍作妒媒。
好鳥豈勞兼比翼,多為過防成后悔,偶因翻語得深猜。
已嫌刻蠟春宵短
庭樹新陰葉未成,
玉階人靜一蟬聲。
相風不動烏龍睡,
時有嬌鶯自喚名。
花前灑淚臨寒食,
醉里回頭問夕陽。
不管相思人老盡,
朝朝容易下西墻。
矜嚴標格絕嫌猜,嗔怒雖逢笑靨開。
小雁斜侵眉柳去,
莫道風流無宋玉,好將心力事妝臺。
方寸膚圓光致致,
白羅繡屟紅托里。
南朝天子欠風流,
卻重金蓮輕綠齒。
繡裙斜立正銷魂,
侍女移燈掩殿門。
燕子不來花著雨,
春風應自怨黃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