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小集奉餞赴省諸公
便從場屋了經綸,看取朝家詔選掄。
天賦忠良須努力,人生溫飽豈榮身。
鼎來時事方憂國,到底儒冠不誤人。
青紫拾來余事耳,直應尊主庇斯民。
便從場屋了經綸,看取朝家詔選掄。
天賦忠良須努力,人生溫飽豈榮身。
鼎來時事方憂國,到底儒冠不誤人。
青紫拾來余事耳,直應尊主庇斯民。
你們在科舉考場就能施展經世之才,且看朝廷選拔人才。上天賦予你們忠良品質,要努力奮進,人生僅求溫飽并非榮耀之事。如今時事艱難,正需為國分憂,可見讀書之人終有用處。獲取高官厚祿不過是小事,真正該做的是尊崇君主、庇護百姓。
場屋:科舉考試的地方。
經綸:本指整理絲縷,引申為處理國家大事的才能。
詔選掄:朝廷下詔選拔人才。掄,選拔。
鼎來:正來、到來。
儒冠:指讀書人。
青紫:指高官顯爵。漢制,丞相、太尉皆金印紫綬,御史大夫銀印青綬。
此詩可能創作于科舉考試時期,當時社會或許面臨一些問題,作者為赴省參加科舉的考生送行,借此詩鼓勵他們在考場上展現才華,入仕后能為國為民。
這首詩主旨明確,鼓勵考生以天下為念,不要只追求個人富貴。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家國情懷。
日來金闕麗蒼龍,風入宮墻展鹿蔥。夾道焚香迎步輦,兩班鳴玉從群公。
時平廊廟半夔龍,趙將何人說李蔥。一見黃麾識全仗,始知赤舄有三公。
揚子江長宿霧遮,千門萬戶盛繁華。
凄涼往事迷樓月,縹緲仙風瓊觀花。
病骨倦游寧跨鶴,客懷秋絕更聞鴉。
憑高未少觀濤興,安得秋乘八月槎。
菩提妙心作么發,
日應萬機元不差。
回首瞥然輕覷著,
大千沙界是皇家。
玄波振滄濤,洪津鼓萬流。
駕景眄六虛,思與佳人游。
妙唱不我對,清音與誰投。
云中騁瓊輪,何為塵中趨。
草堂臨野水,苔積路難分。
枕簟虛山月,琴尊度海云。
?然真得道,隱矣不須文。
長日少人跡,門開鸛鶴群。
附廓無山三百里,蒼茫卻入漪瀾中。
橫江白雁天連水,滿地黃花雨又風。
對泣未甘同寂寞,登高時亦愴英雄。
神州只在殘陽外,亂石驚濤日夜東。
顏生寫蝶奪神工,
寫到探花妙手空。
笑爾頭銜誇及第,
溫柔鄉里也招風。
盡日樓居不見春。也無巢燕語梁塵。簾衣如水絮如云。
電炬飛光堪永晝,通宵鼓笛不眠人。梨花深巷夢黃昏。
五帝三王只為民,
幾曾欲貴自家身。
英雄勢去死即已,
尚肯貪生事別人。
翠柏高松雨后新,
薄寒初起地無塵。
自披鶴氅吟詩句,
何必神仙更有人。
草屩投安夜,
繩床臥穩時。
一枝聊暫寄,
明日不須期。
門掩東風人去后,愁損燕鶯心。
一朵梅花淡有春。粉黛不忺勻。
我亦青樓成倦客,風月強追尋。
莫把恩情做弄成。容易學行云。
春風續寫蘭亭序,囑托天公大放晴。
彭蠡波翻千里闊,臨川光奪萬華明。
都拋俗務吟情縱,各抱孤懷醉眼橫。
我為侍親慳一會,此心遙對白云盟。
錦葩香吐萼垂垂。飛架東風紫絳幃。
露底一枝攀折去,傍蛾眉。
弄影似爭春有色,含嬌祇怯徑無媒。
慣是東君妒長好,雨霏霏。
洞房今夜月,
如練復如霜。
為照離人恨,
亭亭到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