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殿撰侍郎趙公挽章三首 其一
惠國垂芳久,瀘南錫第初。
詩書今有此,衣缽正關渠。
業大喧朝野,儒酸羨里閭。
只言三桂盛,五桂尚權輿。
惠國垂芳久,瀘南錫第初。
詩書今有此,衣缽正關渠。
業大喧朝野,儒酸羨里閭。
只言三桂盛,五桂尚權輿。
趙公惠國的美名流傳已久,當初在瀘南獲賜宅第。詩書傳家如今有這樣的典范,學問衣缽正由他傳承。他事業宏大,聲名震動朝野,讓窮酸書生們在鄉里都心生羨慕。人們只說三株桂樹的興盛,而他家五株桂樹的繁榮才剛剛開始。
惠國:可能是趙公的封號之類,代表其榮譽。
垂芳:流傳美名。
瀘南:地名。
錫第:賜宅第。錫,通“賜”。
衣缽:原指佛教中師父傳授給徒弟的袈裟和缽,后泛指傳授下來的思想、學問、技能等。
關渠:關系到他。渠,他。
業大:事業宏大。
儒酸:指窮酸書生。
里閭:鄉里。
三桂:可能是一種象征興盛的說法。
五桂:同樣象征興盛,這里指趙公家族的繁榮。
權輿:起始、開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趙公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敬意和緬懷而作。當時趙公家族在當地應頗具聲望,其事業成就和文化傳承都受到人們的關注和贊譽。
這首詩主旨是贊頌趙公的功績和其家族的興盛。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現趙公家族的榮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從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對家族榮譽和文化傳承的重視。
大舜居東夷,耕稼承二親。傲弟不為咈,中心但安仁。一朝遘王歷,得之河水濱。天命既有赫,覃思安萬民。四岳一以舉,鳴佩為王臣。敷言共光被,純德無緇磷。委順同大化,千古稱其真。
宴坐寒齋正可憐,清茶為我警愁眠。從來隔夜休重飲,何況今宵又隔年。
世交先進兩先生,白首今成老弟兄。知我得師終不改,如君直道豈難行。路無荊棘安能塞,川汰泥沙只自清。皓月清風居不隔,酒杯茶碗共馀情。
封事相關入帝京,船臨京口敢遲行。江流清激金山寺,地勢雄盤鐵甕城。丹闕翔云雙彩鳳,青冥披霧兩蒼鷹。儀刑不是忘欽恤,要為天家輔太平。
苦樂有冥定,結發與君?。中道棄我去,白馬駕華軒。燕趙足佳麗,吳楚多嬋媛。妾自守空房,蟏蛸網妾門。妾身當日愛,敢謂君少恩。
我納頭來汝握刀,一邊斫處一邊瞄。寒光奪鬢紛紛落,素靨生紅漸漸潮。客有心情魂已失,鋒臨喉節舌安搖。此懷正似焚身火,多謝淋頭水一瓢。
擊劍高歌四顧遐,男兒何事系如瓜。蛟龍不是池中物,燕雀烏知隴上嗟。命有儻來猶未耳,天徒生我使窮耶。謝安未是才難者,底事蒼生卻盛誇。坐睨歸鴻起自嗟,西風吹落淚痕斜。聚書老懶堆塵楮,秋劍寒酸蟄鐵蛇。自是臥龍猶戢角,浪嗟穴虎向生牙。從來思擲班傭筆,況是西山舊有家。
山翠重重百尺樓,樓高傍月倚天浮。前亭水繞金波動,小閣煙籠柱影幽。把盞明珠懸掌內,捲簾玉鏡掛床頭。醉來恍遇霓裳舞,疑駕冰輪上苑游。
暖轎行春底見春,遮欄春色不教親。急呼青傘小涼轎,又被春光著莫人。
隱隱西南月一鉤,春風落日澹如秋。房櫳半掩無人語,鼓角聲中始欲愁。
一罌甘露。來自東陵圃。五色金盤摩詰句。到□聊消沉痼。割開碧玉棱層。嚼時牙頰生冰。可惜這般風味,不當六月炎蒸。
碧溪冰解水融融,滿眼晴山紫翠濃。客邸要聆新進士,鴻書好寄白云重。
下篷聽雪不見山,推篷見雪山更好。此時興盡便回舟,何必相逢戴安道。
先生深臥菊花叢,曲幾圍屏杳窕通。本為紅塵辭俗眼,豈因多病怯秋風。交情盡付炎涼外,身計聊憑吏隱中。相過不嫌憔悴質,只應風味與君同。
昔余夢仲尼,提耳命我言。王道莫蓁蕪,行義貴達權。河海儼圣容,千載誰可諠。谫劣秉遺訓,匡坐求其源。中歲遭崄巇,世道為籠樊。淳風倘未凋,心意哀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