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孟中丞茅閣
小山為郡城,隨水能縈紆。
亭亭最高處,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猶在,蒼蒼數十株。
垂陰滿城上,枝葉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遺事誰謂無。
及觀茅閣成,始覺形勝殊。
憑軒望熊湘,云榭連蒼梧。
天下正炎熱,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頌歌復何如。
公欲舉遺材,如此佳木歟。
公方庇蒼生,又如斯閣乎。
請達謠頌聲,愿公且踟躕。
小山為郡城,隨水能縈紆。
亭亭最高處,今是西南隅。
杉大老猶在,蒼蒼數十株。
垂陰滿城上,枝葉何扶疏。
乃知四海中,遺事誰謂無。
及觀茅閣成,始覺形勝殊。
憑軒望熊湘,云榭連蒼梧。
天下正炎熱,此然冰雪俱。
客有在中坐,頌歌復何如。
公欲舉遺材,如此佳木歟。
公方庇蒼生,又如斯閣乎。
請達謠頌聲,愿公且踟躕。
小山環繞著郡城,隨水流迂回曲折。那高高聳立的最高處,如今在城的西南角。高大的杉樹依然生長著,有蒼蒼的幾十株。它們的樹蔭籠罩著全城,枝葉是多么繁茂。由此可知四海之內,誰說沒有被遺忘的美事。等到看到茅閣建成,才覺得這里的風景格外不同。憑欄眺望熊湘山,云榭仿佛與蒼梧山相連。天下正炎熱,這里卻如冰雪般清涼。有客人坐在其中,該如何來歌頌呢。您想要推舉被遺漏的人才,就像這些美好的樹木吧。您正庇護著天下百姓,就如同這座茅閣一樣。請傳達百姓的歌頌之聲,希望您能慎重考慮。
縈紆:回旋曲折。
亭亭:高聳的樣子。
扶疏:枝葉繁茂分披的樣子。
熊湘:山名。
云榭:高臺。
踟躕:猶豫,這里有慎重考慮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孟中丞建造茅閣,詩人游覽后,看到茅閣的美景,聯想到孟中丞的功績,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時期,孟中丞在當地有一定作為,致力于推舉人才、造福百姓。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孟中丞的功績。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將自然景色與對人的贊美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地方官員善舉的歌頌。
百年神物會,出此遠人村。浪洶江翻屋,沙崩樹齧門。芋魁鋤地底,鹿角長溪痕。開辟當天意,瀰茫恨吐吞。
浪跡江湖倏杪秋,天涯書到慰幽憂。平生不解因人熱,出處偏宜與婦謀。綠酒未消才士恨,名山難載美人游。新詩一束殷勤寄,勝似燈前說十洲。
中丞積金傾五侯,有孫了不掛雙眸。手攜束書廢箸出,日與西京數子游。自言生命無貴格,半幅青衫消不得。但可人傳毛氏詩,何須色喜廬江檄。張卿采訪過吳門,與生意氣時相聞。手題真逸榜茅屋,又見華陽陶隱君。老夫月旦落人口,那用區區尋敝帚。縱汝于名未盡忘,不在身前在身后。
澄空初霽,暑退銀塘,冰壺雁程寥寞。天闕清芬,何事早飄巖壑。花神更裁麗質,漲紅波、一奩梳掠。涼影里,算素娥仙隊,似曾相約。閑把兩花商略。開時候、羞趁觀桃階藥。綠幕黃簾,好頓膽瓶兒著。年年粟金萬斛,拒嚴霜、錦絲圍幄。秋富貴,又何妨、與民同樂。
發與年俱暮,愁將罪共深。聊持轉風燭,暫映廣陵琴。
碧空云凈迥無痕,萬里堪輿一照勻。砌近銀蟾移席滿,山高弦管自天聞。白生蔀屋渾疑晝,光閃層巒欲轉坤。聞說秋光隨處好,試從玄兔問鄉園。
惆悵孫陽世久無,紛紛駑驥逐齊驅。不教神物俱湮滅,猶幸深山天馬圖。
始信謀天數有窮,高標應接漢槎風。夷邦遠落三山外,野水分流一脈中。呼渡鳥空清世界,息塵云涌梵王宮。人間蠻觸果如蟻,無奈滄桑是大同。
晨起一甌粥,香粳粲如玉。稀稠要得所,進火寧過熟。空腸得軟暖,和氣自滲漉。過午一甌粥,瓶罍有馀粟。淡薄資姜鹽,腥穢謝魚肉。嶺南氣候惡,永日值三伏。外強幾中乾,那受外物觸。兩餐莫過飽,二粥可接續。故人尺書至,教我禦瘴毒。燕坐朝黃庭,妙理端可矚。神車御氣馬,晝夜更往復。久久當自佳,根深柯葉綠。寄語陳太丘,人生真易足。醉飽厭腥膻,忽認海南叔。
筆花何似臉花妍,蝴蝶新辭亦可憐。珍重莫書桐葉上,奩中尚有浣花箋。
翟尉歸來客尚新,柴門剝啄反嫌頻。不如箕踞松風下,次第殘編對古人。
風塵潦倒折腰難,回首浮云問鹖冠。夢入寒廬驚夜雨,池塘詩思落河干。
茗能祛肉毒,又能解宿酲。肉毒中身淺,中心當奚平。舉世皆醉人,誰為沃寒清。我無此二疾,攜瓶趁早春。出山云作沫,拂水暖猋輕。豈直扶顏色,將以濯馀生。武夷栽自昔,至今空知名。不可獻天子,萱帶徒自榮。當時蘇學士,極口羨甘馨。
理裝適吳會,避寇由江濱。寧知治安世,乃作途窮人。風濤豈不險,舟楫尚可因。失身入畏涂,難以理義陳。平生笑子美,逃亂走踆踆。如今翻自笑,亦須謀此身。此身何足惜,上有高年親。骨肉幾百口,干戈已相鄰。以我此日心,知彼無辜倫。安得濟川舟,載之適通津。徙置安樂土,不知戰斗塵。已矣可奈何,愿為太平民。東南久無備,盜賊起不虞。揭竿與荷鋤,皆是耕田夫。誰為捕逐者,得官緣苞苴。不讀一行字,況復知孫吳。厥初既輕敵,屢北輒睢旴。屯兵非不多,一掃不復馀。虎兕出于柙,是誰之過歟。兇焰陵郡縣,良民遭戮屠。坐令腹心地,化為豺豕區。除惡當務早,滋蔓良難圖。王師何日出,努力觀廟謨。
畫史皆明造化功,清江不與會稽同。古今吟詠多高致,豈必林家香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