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資政邵諫議見寄二首 其二
欲知歸計久遷延,三十篇詩二十年。
受寵不思身報效,乞骸惟冀上哀憐。
相如舊苦中痟渴,陶令猶能一醉眠。
材薄力殫難勉強,豈同高士愛林泉。
欲知歸計久遷延,三十篇詩二十年。
受寵不思身報效,乞骸惟冀上哀憐。
相如舊苦中痟渴,陶令猶能一醉眠。
材薄力殫難勉強,豈同高士愛林泉。
要知道我歸鄉的計劃長久拖延,三十篇詩作歷經了二十年時光。我受君主恩寵卻沒想著如何報效自身,只希望能告老還鄉,盼皇上哀憐。我像司馬相如過去一樣苦于消渴之癥,又如同陶淵明還能醉眠忘卻煩憂。我才學淺薄、精力耗盡難以再勉強支撐,哪能和那些真正喜愛山林泉石的高士相比。
遷延:拖延。
乞骸:即“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請退職,意謂使骸骨得歸葬故鄉。
上:皇上。
相如:指司馬相如,他患有消渴病(糖尿病)。痟渴:即消渴病。
陶令:指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
材薄力殫:才學淺薄,精力耗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官場任職多年,可能身染疾病,精力不濟,因而產生了告老還鄉的想法。當時的社會環境或許官場競爭激烈,詩人感到身心俱疲,渴望回歸平靜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渴望告老還鄉的心情。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自然,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在特定人生階段的心境,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鴛鴦合歡夕,風動繡帷開。明月流光入,夢回心自猜。桃花開又落,不見翠鸞來。芙蓉合歡帶,玉佩紫羅囊。綰作同心結,襟抱含清香。妾心蓮菂苦,愁緒藕絲長。珊瑚合歡枕,無寐過中宵。背壁寒燈暗,花殘恨未消。涼聲鳴落葉,天際雁書遙。錦繡合歡被,香篝宿火殘。玉樹霜華結,烏啼清夜闌。起看梅破萼,欲折寄來難。
孤村比屋靜,疏竹小塘幽。何處還三徑,如公也一丘。晚田行布狗,春草散?辀。汲澗誰家女,金櫻插滿頭。
誰實柄咸淳,無君欲不臣。舉朝皆諂子,此老獨全人。去國獒頻嗾,居村虎自馴。傷心諸狎客,容易竟亡陳。公田怨已盈,關幣出尤輕。稍欲輸忠款,初非賣直聲。二千垂郡祿,五百存臺評。舊日朝天路,端門野草生。先公與進時,早誦小坡詩。晚節遭多難,耆年對耄期。家貧從俗笑,國破任身危。后死元非福,前途未可知。
析薪如之何,爰以析其理。結交如之何,相要在終始。女蘿施松柏,女蘿千尺長。結交不知心,結交安得常。
盧肇時推重,終軍眾共賢。何如奪標日,未及棄繻年。官歷清涂遍,名居美事先。人間福有五,視履豈非全。昔日程文士,中間侍坐賓。游陪慚晚輩,待遇過它人。方嘆龍門遠,俄驚馬鬣新。西園行樂處,引領但沾巾。
既別曉莊曉,空經紅樹紅。千山歸舊夢,萬里又春風。曾擬移家去,同為失路窮。磯頭擊塵鼓,一曲大江東。
為約每無憑,今宵喜得朋。片云波上宅,殘雨夢中鐙。春冷花如病,齋清客當僧。看山不待霽,把臂入煙層。
萱草霏霏近北堂,炎天花老葉蒼蒼。常年迭奏南山句,此日空歌陟屺章。浙水西流堤樹晚,舜江東望海云涼。由來孝弟蒙天佑,還得聯芳介壽觴。
軒楹錯粲對泉宮,菽水庭闈在眼中。別有孤丘漆燈滅,寧馨何處哭秋風。
敷金摛錦疊硨磲,寺閣氤氳近帝居。金象中宵何事去,空留宮賦唱干旟。
眾卉凋零后,孤芳勿訝遲。托根依廣砌,毓秀勝疏籬。秪恐嚴霜至,頻煩細雨滋。歲寒無剪伐,不自嘆離披。
谷口留茅屋,溪南廢藥園。風高愁欲破,地濕想宜翻。寂寞三間足,甘辛數品存。素懷安舊業,清苦訓諸孫。
千秋但有一淵明,肯脫青衫事耦耕。政使漢朝俱此老,都門誰祖二疏行。
胡鷹掣旋北風回,草盡平原使馬開。臂上角弓如卻月,當場意氣射生來。
繡頸斕斑錦翼齊,梁園春樹好飛棲。樂游年少偏嫌雨,莫向花間自在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