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劉元中數(shù)示東坡詩
無邪公文天所贊,汩汩詞源倒河漢。
一篇新出紙為貴,萬國爭傳金可換。
晚節(jié)投荒無芥蔕,畢景著書自娛玩。
天之所寶雷電取,渠不愛惜風雨散。
兩河漕僚真好事,五筦遺文盡堆案。
似聞傾蓋劇推許,親以削牘定真贗。
分傳餉我枉銀鉤,貧室驟驚滿珠貫。
無坫共推玉界尺,爭求當置鐵門限。
世人不識蔡伯喈,欲問圖書覓王粲。
無邪公文天所贊,汩汩詞源倒河漢。
一篇新出紙為貴,萬國爭傳金可換。
晚節(jié)投荒無芥蔕,畢景著書自娛玩。
天之所寶雷電取,渠不愛惜風雨散。
兩河漕僚真好事,五筦遺文盡堆案。
似聞傾蓋劇推許,親以削牘定真贗。
分傳餉我枉銀鉤,貧室驟驚滿珠貫。
無坫共推玉界尺,爭求當置鐵門限。
世人不識蔡伯喈,欲問圖書覓王粲。
蘇軾的文章是上天所贊賞的,文辭如河水滔滔不絕,好似銀河傾倒。一篇新作問世,紙張都因之珍貴,各國爭相傳播,價值可與黃金交換。他晚年被貶荒遠之地,卻沒有絲毫怨憤,整日著書來自娛自樂。上天珍視他的作品,雷電仿佛要將其收取,而他自己卻不那么愛惜,任由作品在風雨中流散。兩河的漕運官員真是好事之人,把五管地區(qū)遺留的蘇軾文章都堆放在案頭。好像聽說他們一見如故,極力推崇贊許,親自校訂文稿來確定真?zhèn)巍K麄兎炙瓦@些文章給我,那珍貴的筆跡如銀鉤般,讓我這貧寒的屋子突然像堆滿了成串的珍珠。大家都推舉這些文章如同玉界尺般珍貴,爭著求取,門檻都要被踏破。世人不了解蔡伯喈的才華,想詢問圖書之事只能去尋覓王粲。
無邪公:指蘇軾,蘇軾謚號文忠,為人正直無邪。
汩汩:水流聲,這里形容文辭滔滔不絕。
紙為貴:化用“洛陽紙貴”,形容文章受歡迎。
晚節(jié)投荒:指蘇軾晚年被貶海南等地。
芥蔕:同“芥蒂”,指心中的嫌隙或不快。
畢景:猶言終生。
兩河漕僚:指兩河地區(qū)負責漕運的官員。
五筦:指嶺南地區(qū)。
傾蓋:途中相遇,停車交談,雙方車蓋往一起傾斜,形容一見如故。
削牘:指校訂文稿。
銀鉤:形容書法剛勁有力的筆畫。
坫:古代設于堂中供祭祀、宴會時放禮器和酒具的土臺,這里“無坫”可能表示沒有合適的地方擺放。
玉界尺:比喻珍貴的文章。
鐵門限:典出智永和尚,求書者眾多,門檻被踏破,裹上鐵皮,稱“鐵門限”。
蔡伯喈:即蔡邕,東漢文學家、書法家。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不詳。蘇軾作為北宋著名文學家,其作品在當時及后世都有極大影響力。可能當時兩河漕運官員收集整理蘇軾遺文,分送友人,詩人得到這些文章后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對蘇軾的敬仰和對其作品的喜愛。
這首詩主旨是高度贊揚蘇軾的文章。其突出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生動展現(xiàn)蘇軾文章的價值和影響力。在文學史上,它從側面反映了蘇軾作品在當時的受重視程度,對研究蘇軾作品的流傳和影響有一定參考價值。
荼蘼一番過雨,漬殘花似雪。向清曉、步入東風,細拾苔砌馀靨。有數(shù)片、飛沾翠柳,縈回半著雙歸蝶。悄無人、共立幽禽,呢呢能說。 因念年華,最苦易失,對春愁暗結。歡自古、曾有佳人,長門深閉修潔。寄么弦、千言萬語,悶滿眼、欲彈難徹。靠珠瓏,風雨微收,落花時節(jié)。 春工漸老,綠草連天,別浦共一色。但暮靄、朝煙無際,盡日目極,江北江南,杜鵑叫裂。此時此意,危魂黯黯,渭城客舍青青樹,問何人、把酒來看別。思量怎向,遲回獨掩青扉,夕陽猶照南陌。 春應記得,舊日疏狂,等受今磨折。便永謝、五湖煙艇,只有吟詩,曲塢煎茶,小窗眠月。春還自省,把融和事,長留芳書人間世,與羈臣、恨妾銷離側。自題蕙葉回春,坐聽蓬壺,漏聲細咽。
濯滄浪,歌窈窕,云日弄微霽。屏倚間空,鶴去幾何歲。尚留洞草芊青,巖花重碧,游泳處、露中風袂。 木蘭艤。亭外冉冉斜陽,杯行尚聯(lián)斷。獨憑危闌,解渴漱寒水。少須酒力還低,茶香不斷,清與處、月明川底。
城頭月色明如晝。總是青霞有。酒醉茶醒,饑餐困睡,不把雙眉皺。坎離龍虎勤交媾。煉得丹將就。借問羅浮鶴侶,還似先生否。
溫公宅子富公池,并入堯夫戶不知。 百畝但添官里賦,一編惟說橐中詩。 自憐老去無能役,正恐兒成不了癡。 有口尚能夸尹在,莫教白發(fā)困行移。
簾櫳悄,流蘇小,薰籠斜倚香還裊。歡方嫩,愁來頓。纖腰非舊,湘裙爭寸。褪,褪,褪。 釵輕掉,梅如笑,銀缸生暈燈花爆。春將近,鴻無信。天涯人遠,金錢難問。恨,恨,恨。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有月何須燭,無云不怕風。 借誰竿百尺,光照九天中。
清明寒食不多時。香紅漸漸稀。番騰妝束鬧蘇堤。留春春怎知。 花褪雨,絮沾泥。凌波寸不移。三三兩兩叫船兒。人歸春也歸。
新詩海內流傳久,舊德朝中屬望勞。郡邑地卑饒霧雨, 江湖天闊足風濤。松花酒熟傍看醉,蓮葉舟輕自學操。 春興不知凡幾首,衡陽紙價頓能高。
雨絕春風和,沉棲慕遐矚。 野火開叢荊,遙岑路徑熟。 極頂如掌平,群峰四環(huán)矗。 人言古觀基,突兀此有屋。 半嶺汲餉勞,躋攀怨僮仆。 一朝風霆怒,卷落置前麓。 至今五云宮,宛在平原曲。 年代遠莫稽,兒童記樵牧。 每聞風雨時,鐘聲隱巖谷。 披尋杳無跡,靈境信非俗。 苔花蝕碎與,字跡不可讀。 居人傳神奇,客子駭心目。 振襟坐危磐,閬風想晞沐。 轉石落懸?guī)r,砰雷震山腹。 徘徊不能去,登覽興未足。 一笑下田家,題詩寄游躅。
我質本瑚璉,宗廟供頻蘩。 一朝嬰禍難,失身戎馬間。 寧當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漢上有王猛,江南無謝安。 長號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宋夫有天下,堅正臣禮秉。 開國百戰(zhàn)功,每陣惟雄整。 及侍周幼主,臣主常炯炯。 帝曰卿北伐,山戎今有警。 死狗莫系尾,此行當系頸。 即日辭陛下,盡敵心欲逞。 陳橋忽兵變,不得守箕潁。 禪讓法堯舜,民物普安靜。 有國三百年,仁義道馳騁。 未改祖宗法,天胡肆大眚。 細思天地理,中有幸不幸。 天果喪中原,大似裂冠衽。 君誠不獨活,臣實無魏丙。 失人焉得人,垂戒嘗耿耿。 江南無謝安,塞北有王猛。 所以戎馬來,飛渡巴陵境。 大江限南北,今此一舴艋。 本期固封疆,誰謂如畫餅。 烈火燎昆岡,不辯金玉礦。 妾本良家子,性僻守孤梗。 嫁與尚書兒,銜署紫蘭省。 直以才德合,不棄宿瘤癭。 初結合歡帶,誓比日月昺。 鴛鴦會雙飛,比目愿長并。 豈期金石堅,化作桑榆景。 旄頭勢正然,蚩尤氣先屏。 不意風馬牛,復及此燕郢。 一方遭劫虜,六族死俄頃。 退鹢落迅風,孤鸞吊空影。 簪堅折白玉,瓶沉斷青綆。 一死空冥府,憂心長炳炳。 意堅志不移,改邑不改井。 我本瑚璉器,安肯作溺皿。 志節(jié)匪轉石,氣噎如吞鯁。 不作爝火燃,愿為死灰冷。 貪生念麹蛾,乞鄰羞虎穽。 借此清江水,葬我全首領。 皇天如有知,定作血面請。 愿魂化精衛(wèi),填海使成嶺。
蠶熟柔桑更綠,鶯啼小麥初黃。 吃餅且隨燕薊,繰絲空憶荊楊。
先生持使節(jié),極力救生民。 郡縣寧無弊,朝廷未有聞。 某官貪可去,若事屈宜伸。 更為君生說,如今可用文。
朔方三度重陽節(jié),河曲干旌歲歲忙。 鬢發(fā)已甘塵路白,菊花猶送塞垣黃。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蹜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書先為報江鄉(xiāng)。
趙州老漢熱心腸,一盞粗茶驗當行。 回首路傍橋斷處,白蘋紅蓼映斜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