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向伯元通判休致
薌林再世企疎堂,不但私榮國有光。
畢娶了知家法在,耐官爰自祖風長。
眼明圖史猶年少,手種檜松今老蒼。
父客同時亦同盛,成都卜宅匪它楊。
薌林再世企疎堂,不但私榮國有光。
畢娶了知家法在,耐官爰自祖風長。
眼明圖史猶年少,手種檜松今老蒼。
父客同時亦同盛,成都卜宅匪它楊。
薌林這一代又出了像向伯元這樣可與疏堂媲美的人物,這不僅是家族的榮耀,對國家也有光彩。向伯元為子女完成婚嫁之事,可見家法傳承;他為官有耐心,源自優良的祖風。他眼明能研讀圖史,如同年少之人精力充沛;他親手栽種的檜松如今已長得蒼老蒼勁。他父親的賓客與他同時興盛,他在成都選宅而居,就像楊家一樣有好的選擇。
薌林:可能是一個家族或地名相關代稱。
疎堂:人名或代指有賢德之人。
畢娶:指為子女完成婚嫁之事。
耐官:為官有耐心、能勝任。
祖風:家族的傳統、風氣。
檜松:兩種樹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是在向伯元通判退休時創作,當時社會可能重視家族榮耀和傳統傳承,詩人通過此詩表達對向伯元的祝賀和贊美,可能與向家有一定交往。
此詩主旨是祝賀向伯元退休,突出了他家族的榮耀、家法傳承和個人的品德學識。在文學上,展現了當時文人對家族和個人品德的重視,以典雅的語言表達了真摯的情感。
儂家暫下山,入到城隍里。
逢見一群女,端正容貌美。
頭帶蜀樣花,燕脂涂粉膩。
金釧鏤銀朵,羅衣緋紅紫。
朱顏類神仙,香帶氛氳氣。
時人皆顧盼,癡愛染心意。
謂言世無雙,魂影隨他去。
狗??枯骨頭,虛自舐唇齒。
不解返思量,與畜何曾異。
今成白發婆,老陋若精魅。
無始由狗心,不超解脫地。
驅馬度荒城,荒城動客情。
高低舊雉堞,大小古墳塋。
自振孤蓬影,長凝拱木聲。
所嗟皆俗骨,仙史更無名。
萬里巴江外,三聲月峽深。
何年有此路,幾客共霑襟。
斷壁分垂影,流泉入苦吟。
凄涼離別后,聞此更傷心。
養兒與娶妻,養女求媒娉。
重重皆是業,更殺眾生命。
聚集會親情,總來看盤饤。
目下雖稱心,罪簿先注定。
風已清,月朗琴復鳴。
掩抑非千態,殷勤是一聲。
歌宛轉,宛轉和且長。
愿為雙鴻鵠,比翼共翺翔。
有身與無身,是我復非我。
如此審思量,遷延倚巖坐。
足間青草生,頂上紅塵墮。
已見俗中人,靈床施酒果。
羸疾依小院,空閑趣自深。
躡苔憐靜色,掃樹共芳陰。
物外好風至,意中佳客尋。
虛名誰欲累,世事我無心。
投贈荷君芷,馨香滿幽襟。
層層山水秀,煙霞鎖翠微。
嵐拂紗巾濕,露霑蓑草衣。
足躡游方履,手執古藤枝。
更觀塵世外,夢境復何為。
新谷尚未熟,舊谷今已無。
就貸一斗許,門外立踟躕。
夫出教問婦,婦出遣問夫。
慳惜不救乏,財多為累愚。
赫赫誰??肆,其酒甚濃厚。
可憐高幡幟,極目平升斗。
何意訝不售,其家多猛狗。
童子欲來沽,狗??便是走。
我行經古墳,淚盡嗟存沒。
冢破壓黃腸,棺穿露白骨。
欹斜有甕缾,掁撥無簪笏。
風至攬其中,灰塵亂????。
寒山多幽奇,登者皆恒懾。
月照水澄澄,風吹草獵獵。
凋梅雪作花,杌木云充葉。
觸雨轉鮮靈,非晴不可涉。
獨臥重巖下,蒸云晝不消。
室中雖暡叆,心里絕喧囂。
夢去游金闕,魂歸度石橋。
拋除鬧我者,歷歷樹間瓢。
說食終不飽,說衣不免寒。
飽吃須是飯,著衣方免寒。
不解審思量,只道求佛難。
回心即是佛,莫向外頭看。
一自遯寒山,養命餐山果。
平生何所憂,此世隨緣過。
日月如逝川,光陰石中火。
任你天地移,我暢巖中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