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源齋
紅源初濫觴,其末千萬里。
婆娑數畝陰,歲月拱把爾。
士之于為學,豈得獨異彼。
巋然九層臺,亦自抔土累。
平生養源齋,曾詩與王記。
二公死何年,夫子蓋老矣。
向來之滔滔,今乃見涯涘。
木殖歲云秋,實落材則美。
紅源初濫觴,其末千萬里。
婆娑數畝陰,歲月拱把爾。
士之于為學,豈得獨異彼。
巋然九層臺,亦自抔土累。
平生養源齋,曾詩與王記。
二公死何年,夫子蓋老矣。
向來之滔滔,今乃見涯涘。
木殖歲云秋,實落材則美。
紅色源頭剛開始只是涓涓細流,到末尾卻能流淌千萬里。那幾畝地的樹木枝葉扶疏成蔭,經過歲月也不過長成一把粗細。士人做學問,怎能獨自與它不同呢?高大的九層臺,也是由一抔抔土堆積起來的。我平生的養源齋,曾有前人寫詩、作記。那兩位先生去世多少年了,夫子也已經老了。過去如滔滔江水般的學問,如今能看到邊際了。樹木生長到了秋天,果實落下,木材就很好了。
濫觴:江河發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后比喻事物的起源、發端。
婆娑:形容枝葉紛披的樣子。
拱把:指樹木尚細,只可以兩手或一手握持。
巋然:高大獨立的樣子。
抔土:一捧土。
涯涘:邊際。
殖:生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晚年回顧自己的治學經歷,看到養源齋相關前人的詩和記,感慨時光流轉,自身學問也有所沉淀,從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可能注重學問的積累和傳承,詩人借此表達自己對為學的看法。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學問要像源頭成河、積土成臺一樣,不斷積累。其突出特點是以生動的比喻闡述抽象道理。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學問的思考和追求。
不是梅花契分深,與誰共話歲寒心。隔溪竹外無人見,自有香來不用尋。
春輝寸草戀親慈,百蹈危機總未知。豈為豹皮留盛譽,何妨馬革裹遺尸。海天迢遞思兄夜,圜土凄涼憶父時。國恨家仇忘不得,萇弘化碧杳無期。張楚相從大澤鄉,為憂時局刳肝腸。鳳麟在野終罹網,燕雀何心尚處堂。未報秦庭人下殿,愁聞梁苑獄飛霜。何時北伐陳師旅,撥盡陰霾見太陽。滾滾胡塵黯四方,忍看鱗介易冠裳。最難義俠求滄海,如此河山對夕陽。流血千秋儕武穆,復仇九世重齊襄。鋤非兩字分明記,耿耿精靈倘未亡。新詩讀罷意茫然,骨肉情深宛眼前。無復扶風豪士賦,難賡江左大哀篇。田橫島上人如夢,豫讓橋邊淚似泉。尚有椎秦遺恨在,聞雞起舞亦因緣。東南義旅縱橫日,三戶亡秦古有之。豈料楚氛終退舍,居然胡運尚乘時。黃龍杯酒盟猶在,白馬清流悔已遲。風雨中宵雄鬼泣,挑鐙掩卷一沉思。
萬里歸朝去。倚江亭、綠波碧色,一川晴絮。贏得威名留草木,玉壘雪山高處。未應減、平淮裴度。見說金甌書字久,待公來、便作商巖雨。休忘卻,蜀都賦。旌旗回首春城暮。聽檣頭、飛燕似把,人情低訴。兩兩三三鷗鷺里,拍拍船兒一羽。算惟有、清芬載取。百萬人家兒樣戀,恨柳風、不為留連住。離夢繞,沙堤路。
三生種植得梅緣,每見梅花輒欲顛。清夢化為蝴蝶去,也應只在此花邊。
云中聽雞犬,不見有人家。野水侵官道,山云惹客衣。
長城眼見新圍筑。眾心為石何堅確。詄蕩四門開。遠方車馬來。歡然同執手。是我和平友。強敵敢潛窺。先教頸骨垂。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花邊高冢臥麒麟。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用浮名絆此身。
惡耗驚傳痛哭來,吳山越水兩堪哀。未殲朱果留遺恨,誰信紅顏是黨魁。缺陷應彌流血史,精魂還傍斷頭臺。他年記取黃龍飲,要向軒亭酹一杯。黃金意氣鐵肝腸,革命運中最擅場。天壤因緣悲道韞,中原旗鼓走平陽。飄零錦瑟無家別,慷慨歐刀有國殤。一笑人間癡女子,如君端不愧媧皇。飲刃匆匆別鑒湖,秋風秋雨血模糊。填平滄海憐精衛,啼斷空山泣鷓鴣。馬革裹尸原不負,蛾眉短命竟何如。憑君莫把沉冤說,十日揚州抵得無。漫說天飛六月霜,珠沉玉碎不須傷。已拼俠骨成孤注,贏得英名震萬方。碧血摧殘酬祖國,怒潮嗚咽怨錢塘。于祠岳廟中間路,留取荒墳葬女郎。
少小追隨子佩青,如今相視鬢絲橫。式相好矣天倫重,歸去來兮世念輕。目送飛鴻云縹緲,身憐病鶴影伶仃。圣恩若許還農畝,依舊山窗共短檠。
一變太平業,民生若失巢。乏牛耕瘠土,多馬壞荒郊。花圃半栽菜,谷田今長茅。幡然欲深隱,遠與世相拋。
老作星沙守。問今年、平頭六十,翁還知否。暑葛霜砧都歷遍,還著回旋舞袖。奚所用、皤然一叟。欲覓金丹駐顏色,縱鐵鞋、踏破終無有。空自詫,不龜手。西風又近中秋候。記相將、桂華開未,月兒圓又。弧矢四方男子事,爭奈灰心也久。何以報、國恩深厚。了卻官癡歸去好,有竹窗、蓬戶生涯舊。姑一笑,付杯酒。
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應酬都不暇,一嶺是梅花。
水竹依山在,煙霞并舍分。秋添中夜雨,冷浸一溪云。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大兒阻饑頗廢書,小兒忍寒粟生膚。婦縱有裈無一襦,不敢緣此相庸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