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二十四日同審知登塔山用審知前載九日留題之韻作二首時彥博歸及常山 其一
郊原莽莽吹黃埃,余暑已去若復來。
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
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
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
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
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郊原莽莽吹黃埃,余暑已去若復來。
昨宵一雨為蘇洗,曉興坐覺飛崔嵬。
平生詩盟有徐孺,筆力可挽狂瀾回。
要明兩眼費雙腳,作計似我何疏哉。
茲游只欠王子在,見說歸書一紙開。
追隨正復聽君樂,流浪如我空增哀。
吾邦此山頗高絕,泛菊況堪臨季月。
要當相與一杯酒,只恐因之又成別。
郊野茫茫一片,黃色的塵土被風吹起,殘余的暑氣好像去了又回來。昨夜一場雨把大地清洗,清晨起身感覺登上了高聳的山峰。我平生與徐孺有詩的盟約,他筆力強勁能挽回狂瀾。要讓雙眼看得清楚得費雙腳去走,像我這樣打算真是疏忽啊。這次出游只可惜王子不在,聽說他寄回了一封信。本想追隨你們一起享受歡樂,可像我這樣四處流浪徒增哀傷。我們家鄉這座山非常高峻,況且在季秋時節還能賞菊。本應一起喝杯酒,只擔心因此又要分別。
莽莽:形容郊野遼闊,一望無際。
黃埃:黃色的塵土。
蘇洗:清洗,使大地清爽。
崔嵬:高聳的樣子,這里指山峰。
詩盟:以詩結交的盟約。
徐孺:可能是作者友人。
狂瀾:巨大而洶涌的波浪,比喻動蕩不定的局勢或猛烈的潮流。
泛菊:指賞菊飲酒。
季月:每季的最后一個月,這里指秋季的最后一個月。
具體創作時間可能是八月二十四日,從詩中可知當時友人彥博已到常山,作者與審知登塔山,可能當時社會相對安定,作者在登山游玩時因友人不在而引發感慨,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圍繞登山時的所見所感及對友人的思念,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將自身感受直白表達。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作者日常的情感和生活場景。
詎知三古后,借劍有專諸。柳市袁絲侶,圯橋黃石書。藏身測虎卜,蟄性伺龍攄。戰血哭歌地,昆吾東戶初。
功在將來未易名,九重今已徹賢聲。龍蛇劣筆何堪似,碑字因君滿帝城。
紙窗未白燭微明,鵯鵊枝頭一兩聲。卻憶去年桃李后,淮陽旅舍聽殘更。
健筆如椽不輟麾,瘦生端復減腰圍。昔人句法今誰在,當代文雄似子稀。光焰故應侵斗去,葩華直欲挽春歸。爐香一瓣真消得,擬向君家覓錦機。
又是中秋到,明月出云天。忽思臺北友好,分手已多年。記得南樓看月,相約匡廬黃岳,攜手上高寒。同看山上月,談笑白云間。看今日,思往事,不成眠。盈盈一水,底事人月不同圓。縱有浮云遮住,將被天風掃去,缺處總能全。但愿人長健,月色正娟娟。
條風窗戶柳陰陰,云碧春衫熨水沉。花里小欄人不到,流鶯啼起去年心。
間關水草遠如期,宛馬長鳴識貳師。天子至今閒羽獵,上林秋雁弋書遲。
郁郁苞桑久托根,精靈忍為赴藤樽。北窗洗盞悠然酌,扶上苔階試屐痕。
魯慕公儀,崇階以釣。授意孔思,乃非誠到。面返君言,高陳友操。考槃弗諼,畢景怡道。
使君一日去沽頭,父老兒啼婦女愁。依舊沽頭成白草,荒煙古樹掛獼猴。
華陽勝地又相過,古寺逢君感慨多。人似淮陰慚布衲,飯如香國見維摩。楚云尚重衡文鑒,天馬終騰拔宅窩。知己天涯敦氣誼,天涯況復正干戈。
沾天云樹郁蒼蒼,廟貌巍峨俯大江。山月常懷賢刺史,柳蔭新綠舊祠堂。于今佳話成千古,當日高吟動八荒。想像詩魂虛幻里,殘紅一抹黯斜陽。
山如天目高,水如天目急。明月如鄉人,不速推戶入。問月從何來,天梯幾何級。辛勤度參井,萬里遠相及。碧透銀河乾,清浸玉宇濕。穆金無限波,瀲滟手可汲。螢駕風葉遷,蛩枕露梗泣。邊秋徂年悲,匣古銅華澀。稻畦抱甕灌,茅屋索绹葺。月兮隨我歸,買酒共君吸。叢山拆一罅,碧天大如甌。更遲蹇予月,涼速老我秋。常娥八月去,歲往應白頭。縱得大年藥,能禁古今愁。廣寒正愁絕,更照雪外州。些招肯來否,赤酒和糟篘。庭下雙梧桐,露重風颼飗。采實當剝芡,蠙珠麗瓊舟。頹然徑奏床,不問月去留。夢中識歸路,戲綵兒伊優。月行郁羅天,終古同此輪。死魄復生魄,一點存者神。我來萬山底,舉眼無似人。惟月獨知我,寂歷常相親。而我亦知月,愛其日日新。今夕自今夕,不踏昨夜陳。涼邊蔗境佳,靜里大羹真。卻書對月坐,掃空翳根塵。絡緯無寸絲,軋軋夜向晨。路晞胡不歸,貂裘弊蘇秦。
八月秋高兔子肥,卷毛宋鵲疾于飛。開闌一放天顏喜,玉手親攜自在歸。
夜永迷靈逐恨飄,漆燈閃爍隔溪橋。荒涂露下千蟲歇,絕壑風生萬木號。水脈獨來愁不渡,山阿誰在語相邀。由來地下悲秋況,還與人間共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