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朱彥博二首 其一
重惜夫君去,哀吟思不窮。
江淮經畫里,風雨笑談中。
志大長違俗,才高無近功。
蓋棺公論出,誰不羨豪雄。
重惜夫君去,哀吟思不窮。
江淮經畫里,風雨笑談中。
志大長違俗,才高無近功。
蓋棺公論出,誰不羨豪雄。
十分痛惜您離去,哀傷吟誦情思無盡。您在江淮籌劃方略,在風雨中談笑自若。志向遠大常與世俗相悖,才華高超難立近功。蓋棺定論公論已出,誰不羨慕您這豪雄。
重惜:十分痛惜。
經畫:籌劃、謀劃。
違俗:違背世俗。
近功:眼前的功效。
蓋棺公論出:指人死后才能對其作出公正的評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朱彥博應是一位有才華、有志向之人,在江淮地區有所作為,但可能因志向與世俗不合,未取得近功。詩人在其去世后,有感而發寫下此詩。
此詩主旨是悼念朱彥博,贊揚他的志向和才華。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評價客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古人對逝者的緬懷與敬重。
勿愁金蕊墮秋風,自是靈犀一點通。醉魄薰成寶篝細,香脂勻就玉肌豐。
乾坤契合有吾山,公馬來時便一攀。老眼不隨塵俗亂,此心元共白云閒。石逢古色看何厭,水愛源頭坐不還。只我相留貧草屋,洞云溪月也三間。
一卷慵開獨坐吟,不冠不襪坐松陰。天涯何患無知者,流水高山共此心。
僧貧思仗缽,歛慮向人間。窄路人爭過,囂聲我獨閒。袖藏曾熟面,門掩盡愁顏。舍衛城當日,如何便返山。
若見孤云與老開,款從囚口錄將來。須知北澗無涓滴,但道親曾探水回。
淳風復返,上壽真可期。淳風復返,上壽真可期。戲彩含飴,緯筵獻卮。瑯瑯仙音,僮僮月儀。歌以言之,上壽真可期。
喜遇無云不雨天,攜書曝向畫簾前。我慚不是郝隆子,效他捧曬腹便便。
春來秋去誰相憶,多少離憂。怕上心頭。為誰珍重護風流。夜闌無限傷心事,風也颼颼。雨也颼颼。待到明朝恐未休。
老去才情寡。更何堪、一朝驚病,歷冬經夏。忽讀華章思緒渺,恍惚余為誰者?慚愧甚、年來喑啞!聞道論詩圍爐事,感殷殷記我當時話。得似此,友聲也。多情常覺寒溫乍。嘆書窗、怎遮風雨,盡馀閑雅?瞻望茫茫云霧際,磊落騰驤天馬。將汗血、長空飛灑。浩蕩大江東入海,愿波瀾推助新篇寫。祝福盞,為君把。
日永風清,雷奔電卷。無位真人,略通一線。急須著眼看仙人,莫看仙人手中扇。
回風帶雨,凍澀漏聲悄。小窗照影虛白,幾誤鄰雞報。千樹天花綻了。鵠立通明曉。眼空八表。宮袍帶月,醉里應迷灞陵道。風靜瓊林翠沼。片片隨春到。吟韉十里新堤,怪四山青老。玉唾珠塵怕掃。句冷池塘草。白天寒皎。飛瓊何在,夢覓梨云度仙島。
可笑春蠶有許癡,年年辛苦為他誰。恰如貧女飛梭了,掛體何曾有一絲。天不奈何無可問,世皆如此有誰聽。為儂指點春知處,惟有垂楊眼獨青。
空庭讀易夜如年,秋潦仍荒種朮田。海鶴臨霞終野逸,山雞照水自華鮮。直修古道通延閤,欲趁回潮解釣船。君若有期先訊問,好懷多是菊花邊。
寒江落葉逐高低,一片孤帆帶夕暉。遙憶故人清興在,筆床茶灶可堪攜。
舊勢將排砌,新痕又沒花。街頭眠野鶩,窗上語池蛙。古佛龕生菌,嬌兒面有沙。東齋無額字,便可喚浮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