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思永冠 其一
圣經陳冠義,萬世示章程。
是禮最為重,無喪始許行。
三加儀特備,四行責非輕。
此意知誰會,寥寥千古情。
圣經陳冠義,萬世示章程。
是禮最為重,無喪始許行。
三加儀特備,四行責非輕。
此意知誰會,寥寥千古情。
《圣經》中陳述了加冠的意義,為千秋萬代展示了規范。這冠禮是最為重要的,沒有喪事才允許舉行。三次加冠的儀式特別完備,踐行孝、友、睦、姻四種德行責任不輕。這其中的深意誰能領會呢,千古以來知曉的人寥寥無幾。
圣經:這里指儒家經典。
冠義:加冠的意義。
章程:規范、制度。
無喪:沒有喪事。古代有喪期間一般不舉行冠禮。
三加:古代男子行冠禮時,初加緇布冠,次加皮弁,最后加爵弁,稱為三加。
四行:指孝、友、睦、姻四種德行。
古代冠禮是男子的重要成人禮,承載著諸多道德規范和社會期望。此詩創作可能是詩人有感于當時社會對傳統冠禮的重視程度或人們對冠禮內涵理解的缺失,希望通過詩歌強調冠禮的重要性和其中蘊含的道德責任。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冠禮的重要性和深刻內涵。其突出特點是圍繞冠禮展開,邏輯清晰,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對研究古代禮儀文化和人們對禮儀的認知有一定價值。
鴛瓦曉霜濃,酒力漸消寒力。好是一堂和氣,勝十分春色。 髯翁笑領彩衣郎,同祝壽千百。看取明年歡宴,更強如今日。
澹云微月。又是一年,新秋佳節。天上歡期,人間何事,翻成離別。清尊欲醉還歇。怕飲散、匆匆話別。若是經年,得回相見,甘心愁絕。
秋色浩無際,風露洗晴空。登臨江山勝處,樓倚最高峰。好是夕陽低后,四野暮云齊斂,遮盡遠山重。城郭參差里,煙樹有無中。 坐間客,才論斗,氣如虹。揮毫萬字,舉雙白眼送飛鴻。莫問梅仙丹灶,休覓山靈蕙帳,追憶采芝翁。便草凌云賦,歸奏大明宮。
細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太白仙人紫綺裘,千年遺像尚風流。 狂來踏月共吟詠,醉后呼天與唱酬。 唐室已無一捧土,潯陽今見幾回秋。 后身定是青霞老,何日分騎鯨背游。
二十年前舊師友,一燈相對坐談玄。 爐香茗椀不須睡,惟有今霄是舊年。
面湖樓好納朝光,夜夢分明起輒忘。 但記曉鐘來兩寺,一鐘聲短一聲長。
湖上朝來水氣升,南高峰色自崚嶒。 小船看爾投西岸,載得三人兩是僧。
連夕滂沱類建瓴,送將涼意滿郊坰。 江邊草木大半綠,天外一峰無限青。 卻信神龍元解事,豈容旱魃更爭靈。 從今懷抱如冰秋,閉閣燒香伴六經。
東來五月見新秔,舂出□圓顆粒明。 端羨□堂有母遺,數匙晚炊且嘗羹。
槐樹千年知孰栽,槐枯藤欲大于槐。村翁生在槐枯后,只見藤花幾十回。
身墜千峰不自知,尚修故事水之麋。 真居峻嶺崇山下,又過綠陰青子時。 幻出流觴共頃刻,款留歸棹展娛嬉。 史君澹泊隨民樂,先賦豐年一首詩。
闌干倚處。戲裁成、彭澤當年奇語。三徑荒涼懷舊里,我欲扁舟歸去。鳥倦知還,寓形宇內,今已年如許。小窗容膝,要尋情話親侶。 郭外粗有西疇,故園松菊,日涉方成趣。流水涓涓千澗上,云繞奇峰無數。窈窕經丘,風清月了,時看煙中雨。蕭然巾岸,引觴寄傲衡宇。
蝶夢初回栩栩。柳岸幾聲鶯語。萍末起微風,山外一川煙雨。凝顧。凝顧。人在玉壺深處。
結廬人境羨陶潛。車馬不來喧。勝處自多真趣,飛鳥日相還。 心既遠,地仍偏。見南山。手持菊穎,山氣常佳,欲辨忘言。
郊外春和宜散步。百花枝上初凝露。福地神仙多外府。藏奇趣。幽尋歷遍溪邊路。 薄宦浮家無定處。萍飄梗泛前人語。與子未須鄉國去。來同住。且看群岫煙中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