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東皋
歸來相望筑東皋,千載風流獨慕陶。
兩地林泉俱勝絕,二難人物總孤高。
地連衡岳浮空翠,天與湘江隔世鏖。
祇恐山靈回俗駕,可容暇日再游遨。
歸來相望筑東皋,千載風流獨慕陶。
兩地林泉俱勝絕,二難人物總孤高。
地連衡岳浮空翠,天與湘江隔世鏖。
祇恐山靈回俗駕,可容暇日再游遨。
歸來后相互對望決定在東皋筑居,千年以來獨獨仰慕陶淵明的風流。兩地的山林泉石都極為優美,兩位難得的人物都孤高不群。此地連接衡岳,翠色仿佛在空中浮動,上天讓湘江遠離塵世的紛爭。只恐怕山神會擋回世俗之人的車馬,不知能否容許我閑暇時再來游玩。
東皋:泛指田野或高地。
陶:指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以田園詩和隱居生活聞名。
勝絕:極其優美。
二難人物:指兩個難得的杰出人物。
衡岳:即衡山,五岳之一。
世鏖:塵世的紛爭。
山靈:山神。
俗駕:世俗之人的車馬。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對塵世生活有所倦怠,向往隱居生活的心境。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定的紛爭和喧囂,促使詩人渴望像陶淵明一樣歸隱田園,享受自然之美。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其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自然,營造出超脫塵世的意境。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高雅生活的追求。
微微我徒,秩秩大猷。研精典素,思心淹留。乃命仆夫,興言出游。浩浩洪川,泛泛楊舟。仰瞻景曜,俯視波流。日月東遷,景曜西幽。寒往暑來,四節代周。繁華茂春,密葉殞秋。盛年衰邁,忽焉若浮。逍遙逸豫,與世無尤。
谽谺萬狀眼中奇,四顧三嘆天下稀。秦帝詔方宣美意,徵君心已悟危機。追隨談姓俱韜晦,邂逅涪翁并發揮。卻羨桃源人更會,和名和姓襲鴻飛。
滿眼秋瓜盡系匏,名葩一朵出林梢。煙花俗尚分冰炭,露草情緣比漆膠。妒虎何顏偏腹誹,媚狐甚口豈心交。嗤他錢樹連枝并,究竟龐廉孰解嘲。頻年俗累客中紛,怎比樊川乞紫云。我似塞鴻常印爪,卿如廄馬久空群。六宮粉黛休爭寵,五夜幃房且策勛。待得藍橋尋玉杵,可能新婦配參軍。
結交未三載,一別今十年。相見詎云疏,相思長自憐。
卜居祇卜滄浪天,況復四山如幾筵。城南茅屋棄汝去,島上薜門行自專。釣魚有客寄尺素,騎鶴笑予無一錢。短琴若果訪他日,涼月相將看滿川。
平生湖海竟何依,選得佳山賦式微。茗椀爐熏同宿學,蒲團禪板接初機。陂城水滿芹尤滑,瓦缽肩挨粥未稀。睡起烏藤清興在,不知老木掛殘暉。
荒郊一望草芊芊,無限辛酸到眼前。未識芳魂何處去,空揮雙淚灑寒煙。
十年不上黃金臺,浩思臨風不易裁。無情也笑長江水,南北年年送往來。
林居罕人事,漸與農圃親。時還讀我書,夢寐見古人。桃源亦何有,傳說失其真。藹藹風日妍,郁郁草樹春。儻免病為累,吾亦愛江濱。
晴日烘開栗玉葩,懶隨霰雪送年華。淮鄉地冷開雖晚,竟是人間第一花。手撚芳枝酹淥樽,東君乃有發生恩。即今省暖銅瓶水,羅幕圍香共晏溫。
混沌誰將竅鑿穿,巨靈留巧與人傳。坎中著腳疑無地,缺處回頭卻有天。穴虎將風時出嘯,淵龍挾雨夜歸眠。瑤臺瓊室人難住,佛未來時必是仙。
記年時。試凌波步屧,常自惜春遲。雁去西風,猿啼夜月,幽恨傳遍江蘺。漸開到、紅蘭碧芷,費幾許、花葉琢新詩。露白空舟,峰青霧擁,那解相思。腸斷懊儂重唱,只瀟湘意淺,不系蘋絲。綠樹寒簾,黃金解佩,心事都怕人知。忍偷換、珍珠密約,便緘淚、何處更通辭。剩有菱花鏡中,畫取空枝。
我徂北林,游彼河濱。仰攀瑤干,俯視素綸。隱鳳棲翼,潛龍躍鱗。幽光韜影,體化應神。君子邁德,處約思純。貨殖招譏,簞瓢稱仁。夷叔采薇,清高遠震。齊景千駟,為此埃塵。嗟爾后進,茂茲人倫。蓽門圭竇,謂之道真。
未愜溪邊興,重期觸熱來。竹陰移短棹,荷氣送行杯。渡古云迷徑,巖虛晝起雷。風瀾殊不惡,一鳥掠波回。
心許回程取道浮,聞君經始入山謀。白云出岫無蹤跡,莫去人間作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