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保挽詩 其一
潔己惟清德,攖鱗有格言。
位雖居鼎鼐,心已在丘園。
身退名增重,年高道愈尊。
哀榮無可憾,余慶子孫蕃。
潔己惟清德,攖鱗有格言。
位雖居鼎鼐,心已在丘園。
身退名增重,年高道愈尊。
哀榮無可憾,余慶子孫蕃。
李少保嚴格要求自己,擁有清正的品德,敢于直言進諫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言論。雖然他位居高官,但心中早已向往田園生活。他辭官隱退后名聲更加顯著,隨著年紀增長,道德愈發受人尊崇。他死后獲得哀榮沒有什么可遺憾的,福澤還延及子孫,使其家族興旺。
潔己:約束自己,使自己行為端方。
攖鱗:比喻臣子敢于觸犯君主的威嚴,直言進諫。
鼎鼐:古代烹飪的器具,后常用來比喻宰相之位。
丘園:指山林田園,隱居之處。
哀榮:指死后辦得很隆重的喪事,也泛指生前死后都享有很高的榮譽。
余慶:指留給子孫后輩的德澤。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李少保應是一位曾居高位且品德高尚之人,詩人可能在其去世后,為紀念他的功績和品德而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看重官員的品德和聲譽,李少保的行為符合人們心中的道德典范,所以詩人用挽詩來表達對他的敬意。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李少保清正的品德、直言進諫的勇氣和淡泊名利的精神。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卻情感真摯,高度概括了人物的一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人們對品德高尚之人的敬重和推崇。
客路猶飄泊,江山未定居。賣刀安得犢,彈鋏竟無魚。一飽非難事,平生不愿馀。但能休旅枕,便可稅征車。
杞棘重重路百縈,獨守長冬冷淡心??v能躲得春相覓,可能躲得覓春人?
普天同荷帝,四海久銷兵。夷虜終荒服,東南舊翰屏。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近喜蠲祖詔,恩波及耨耕。
白鶴城西是舊游,趙家亭館菊花秋。鄉關客邸勞魂夢,風物天涯惜去留。高隱久應忘世味,美材還合樹勛猷。竹林會語從容地,真訣參同可再紬。
非禮勿聽歸克己,牽牛不飲由挖耳。怡神通竅覺聲聞,意味盎然誰似你。
南海一何長,明珠一何光。大珠抵明月,小珠燭中堂。洛陽發中使,明珠竊自傷。沒海采是珠,珠淚以從橫。持作木蘭匱,送至洛陽宮。后宮莫不嘆,問珠從何方。誰能復市此,隋侯與孟嘗。用玉紹繚之,黃金錯其中。綴之用翡翠,薰用蘇合香。本自南海珠,今為后宮珰。
久無消息報紅裙,月照相思到夜分。愁絕畫中長嘯虎,躍然欲下走吞君。
瑟瑟秋風吹客衣,夜涼如水曷勝悲?早知多難有今日,何得長貧似昔時?華屋凄涼芳草合,黃金散盡壯顏衰。妻孥流轉無消息,幸賴綱維有故知。
記得童年百不憂,每逢佳節盻嬉游。如今為客不知節,聞著歌聲添客愁。
玉堂深鎖隔凡塵,夜合庭前月色春。剪燭焚香云滿卷,開簾啜茗雪盈巾。慚無清鑒酬明主,愿重巍科得偉人。覓句喜陪王左轄,老儒曾是幕中賓。
涉水復涉水,登山復登山。行行不計程,日日山水間。及茲五丁峽,蜀道方險艱。水多洪濤惡,山有亂石頑。梁摧乃能渡,梯絕無由攀。我馬毛已焦,我仆力已孱。豈因筋骨勞,而使涕淚潸。幽林好鳥鳴,聽之心自閑。西南六詔地,此去何時還。斯須敢忘君,咫尺不違顏。愿承風八翼,直上天九關。
悠悠我行邁,去此粵山端。遲明駐征車,爰盡公堂歡。開顏俯城郭,簫鼓集儀鸞。謂欲戒醉飲,重此良辰難。關門集會府,僚友并征鞍。更辭無別語,但祝長加餐。役者四五人,相從出林巒。亦復路傍泣,豈獨殊肺肝。況我離慈母,朝暮偵平安。送行各如許,焉得不辛酸。
無何真是本來鄉,莫遣閑愁犯肺腸。會見棟梁扶大廈,不將文字吊沈湘。揮毫未辯銀為管,沽酒奚須玉作觴。雙竹端能作奇瑞,衡人宜護竹間堂。當年大冊撼天扉,圣主今呼逐客歸。應是風云乘此會,便令鹓鷺著行飛。久埋劍氣沖星氣,暫裂荷衣換錦衣。穩上丹墀踏龍尾,九霞光里望晨暉。
谷口松杉無路,云中雞犬誰家。仙客不歸春老,洞門千樹桃花。
茅堂階豈高,數寸是苔蘚。只恐秋雨中,窗戶亦不濺。眼前無此物,我情何由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