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茅守冢偶攜子弟散策郊游有感借用壁間韻 其一
天地一蟻磨,人生何日閑。
此身真土木,到處即溪山。
血點居苫淚,衣余戲彩斑。
春游板輿在,無復奉慈顏。
天地一蟻磨,人生何日閑。
此身真土木,到處即溪山。
血點居苫淚,衣余戲彩斑。
春游板輿在,無復奉慈顏。
天地就像一個螞蟻轉動的磨盤,人生什么時候能得清閑。我這身軀如同土木般質樸,所到之處皆是溪山美景。居住在草苫中常流下傷心的血淚,衣服上還留著昔日彩衣娛親的斑斕痕跡。如今雖有板輿可用于春游,但再也不能侍奉母親的慈顏了。
蟻磨:螞蟻轉動的磨盤,比喻天地運轉不息。
土木:指質樸無華,這里形容自己的身軀。
居苫:居住在草苫中,古代守孝時的一種行為。
戲彩斑:指老萊子彩衣娛親的典故。
板輿:古代一種用人抬的代步工具。
慈顏:指母親的容顏
從詩題“結茅守冢”可知,詩人此時正在守孝。可能是母親去世,他在守墓期間攜子弟郊游,看到眼前的景象,回憶起往昔與母親的時光,觸景生情寫下此詩,以表達對母親的懷念。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人生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的語言和典型意象營造出濃厚的悲傷氛圍。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傳統的孝親文化和個人情感表達。
翠倚疏簾,昨宵夢冷池塘雨。天涯離緒。歲歲和春住。又是年時,煙鎖垂楊渡。斜陽暮。片帆何處。綠遍歸來路。
還是吟詩好,吟詩可破愁。別離千里客,患難一扁舟。點染江淹賦,登臨庾信樓。何如歌詠樂,歲月獨優游。
一二三,四五六,碧眼胡僧數不足。泥牛入海過新羅,木馬追風到天竺。天竺茫茫何處尋,補陀巖上問觀音。普賢拍手呵呵笑,歸去來兮秋水深。觀身實相,觀佛亦然。這里見得,黃面瞿曇。隱身無地,其或渺漫。不分照顧,眉毛鼻孔。欲渡巨海,必假方舟。櫓棹俱全,風帆兩便。夜觀星月,晝視云山。萬里之遙,一瞬可到。人心盡畏波濤險,未必被濤險似心。
平原紙飛掛長棘,幼子孤墳在西北。桄榔生風溪水黑,青坭污汝好顏色。去年四歲解學書,今日聞歌莫應識。嗚呼六歌兮歌且疑,天道反覆難得知。
萬斛春光一段情,荒叢抔土憶傾城。言從天上尋衾抱,不向人間浪目成。芳草已憐浮蕊盡,游絲休逐片云輕。見說梨花不同夢,可曾石上話三生。
云英英溪堂。正蘭馨夕膳,梅點春觴。幾度招邀山意,吸噓湖光。佳處占,鷗鳧鄉。看婺星、連宵熒煌。況魚膾雙供,鹿車共挽,膝下有仙郎。年年祝,慈暉長。看雙堤繢幅,淡抹濃妝。最好匊波滌研,臨池題香。還整頓、閒篇章。趁柳陰、籃輿扶將。看家慶屏開,瑤池綺窗春未央。
海潮溪鷺絕纖塵,酒浪燈花自在春。醒眼莫嫌長醉客,回頭俱是幻泡身。
尋得佳山水,窮年得所依。鑿苔開冢塔,種樹作簾幃。莫訝滕公喜,休教莊老譏。他年仙化去,還有鶴飛歸。
驅犢青松下,幽幽午蔭長。濤翻眠處韻,風送飯時涼。叩角誰歌石,留皮詎博羊。耕云吾事足,春雨一鞭忙。
萬壽仍縈長命縷,虛心不著赤靈符。民間風俗疑當共,天上清高定爾無。
北風吹雁雁群呼,泗水西流白日徂。不見浮云千里色,知它何處是姑蘇。白云愁色滿吳門,疋馬孤舟不可論。一自河梁攜手后,至今猶有未銷魂。
新年佛法答云有,小盡依前二十九。玉麟掣斷黃金勒,卻向云中大哮吼。
刻玉雕瓊作小葩,清姿元不受鉛華。西風偷得馀香去,分與秋城無限花。
火井欲燼當延熹,腐鼠竊國魁柄移。五侯老謀一夕定,屠若羊豕無逶迤。豈伊絀權位,將軍跋扈猶當時。豈帝果英武,孝桓闇弱中人姿。始知大勇在能斷,需者事賊無遲遲。愿銘甄官置座右,時若發機慎爾為。
乘槎何處訪桃源,攬古來尋夢蝶園。春夢已醒胡蝶化,先生歸去佛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