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四時曲四首
春風楊柳新,湖水凈無塵。桃李誰爭賞,長安多麗人。夏雨洗湖田,夕陽蓮粲然。荷風誰領略,公子木蘭船。秋月淡湖光,中洲桂子香。菊花誰展覽,仕女又紛忙。冬雪壓亭臺,湖山玉琢裁。寒梅誰探索,林下美人來。
春風楊柳新,湖水凈無塵。桃李誰爭賞,長安多麗人。夏雨洗湖田,夕陽蓮粲然。荷風誰領略,公子木蘭船。秋月淡湖光,中洲桂子香。菊花誰展覽,仕女又紛忙。冬雪壓亭臺,湖山玉琢裁。寒梅誰探索,林下美人來。
卷上疎簾莫放垂,迎眸景色自淋漓。
有云更覺千山秀,不雨爭知萬壑奇。
古道經行盡遺跡,群賢風度想當時。
奚囊莫怪新篇少,應接山川不暇詩。
山高最難圖,意足不待大。
尺楮眇千里,長江浸橫翠。
畫家雜云煙,戃怳徒意會。
茍或森三尺,便若俗子對。
此畫格律嚴,興寄獨超邁。
洗眼映窗明,妙處乃不昧。
流泉見原委,著屋分向背。
推車度危橋,指路向關隘。
輕舟最渺茫,浦嶼如有待。
山棱瘦露骨,汀洲橫若帶。
木葉黃欲脫,秋容儼然在。
霜余無片云,歷歷數沙界。
搜尋目力疲,欲賦無可柰。
近山才四寸,萬象紛納芥。
欲識無窮意,聳翠更天外。
伯父盛德人,伯中實暮子。不惟能象賢,氣貌亦相似。
幼日讀父書,結字得皮髓。粹然金玉姿,少日期千里。
寧知游上庠,蹉跎困名第。晚始著青衫,酸寒就一尉。
欻然報瓜時,往戍真樂事。自惟群從希,惜別不能已。
中年重離別,況我衰如此。親故例作惡,況復于吾弟。
茲行豈得休,雅懷聊漫仕。勿憚三年留,江南富山水。
尉曹官雖卑,去民最密邇。一日斯必葺,職務毋少弛。
善保金石軀,離觴且同醉。歸來畢婚嫁,相從期暮齒。
教子以義方,忍貧授經史。素業俱有傳,見進未見止。
大兒方決科,如摘頷髭耳。子尚徐其驅,中途聽捷喜。
家故書千卷,生才試一斑。
賞音殊不少,筮仕獨何艱。
松菊將身隠,蘋蘩忽涕潸。
幸哉賢玉潤,有誄不容刪。
袞袞群山尾,橫窗更此岑。
塵埃遮物外,風物宛山陰。
作吏何妨隠,尋山不用深。
居然一丘壑,便足快登臨。
要識皇圖永,當觀藝祖初。
維持今盡是,回復更何如。
庸陋誰推轂,衰遲此曳裾。
慙無為壽具,獨袖一編書。
誰歟住前谿,夜深以琴鳴。天高顥氣肅,月斜映疎星。
橡林助蕭瑟,泉聲激琮琤。彈者人定佳,能使東野聽。
束帶不立朝,遙夜甘空庭。龍眠發妙思,神交窮杳冥。
不見彈琴人,畫出琴外聲。郊寒凜如對,作詩太瘦生。
恨不從之游,撫卷空含情。
三高之風天與高,三高之靈或可招。小山以后無此作,具區笠澤空寥寥。
幾從垂虹蕩雙槳,寓目滄浪獨怊悵。筆端不倒三峽流,欲遽招之恐長往。
前身陶朱今董狐,襟抱磊落吞江湖。瑰詞三章妙天下,大書深刻江之隅。
我來誦詩凜生氣,若有人兮在江水。扁舟獨釣膾鱸魚,茶灶筆床歸甫里。
先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與名。謝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藪生風云。
他年事業滿彜鼎,乞身歸來坐佳境。不嫌俗士三斗塵,容我漁蓑理煙艇。
兩兒雖近隔江潮,頼有王郎慰寂寥。
遠侍雙親官道院,為同盡室餞西橋。
腦脂遮眼最關念,客路尋仙勿憚遙。
別后飛緘問安否,數來谷口訪山樵。
桃源初傳武陵谿,靖節作記人不疑。其先深避嬴政虐,嘉遯與世真相違。尚不知漢況晉魏,子孫綿遠無終期。正如三韓有秦語,傳為神僊愈難知。
桃林洞府漁人窺,別有天地均四時。意必智者塞其蹊,不然將為世所羈。后人想像作圖畫,但見耋稚咸嬉嬉。人家隨處成井市,畎畝頗亦分塍畦。
井鬼下照坤之維,方士異人多崛奇。筠籠二版堅如鐵,能刻景物窮纖微。浄室給以酒盈斗,一昔圖成了無虧。同寮欲求第二本,版忽震裂人已非。
夷堅志怪言歷歷,何意今乃親見之。未知桃源有此否,此事茫昧不可稽。初疑長房縮地脈,又似照影歸摩尼。巨麗寫成阿房賦,牽連貌出連昌辭。
采女細數七十二,人言霓裳舞羽衣。樓閣玲瓏在縹緲,其間恐有太真妃。刻畫工巧世固鮮,磨以歲月或可為。彩鸞唐韻已甚捷,未見神速能如斯。
尚有漁舟傍階墀,咫尺安知前路迷。天圣已逾三甲子,何人寶藏至今茲。南豐丈人惠墨本,老眼增明失昏眵。
固知凡蹤不可到,一夢游僊猶庶幾。秘之十襲何以報,贈子相好無衰時。
工部丞昆丘,我生丁巳年。比吾既逾冠,再轉丞金囦。
年齡過半百,奏子哦松軒。親見勤小物,如彼少壯然。
受輸導行費,略不取一錢。飛糠至瞇目,猶恐勞弗宣。
汝方壯有室,行行貳剡川。地近既便親,俸外有圭田。
惟當念爾祖,奉職罔不虔。邑無不當問,事亦不得專。
退無為避事,進勿至侵權。莊生才不才,其間要求旃。
去年苦旱歉,谷熟殊頗偏。未知催科時,何取何當蠲。
二十七鄉民,戶口富人煙。去天曾不遠,美惡易以傳。
大寧九十余,父母俱華顛。況子勤干蠱,豈不深愛憐。
食祿須盡瘁,毋嘆我獨賢。不應頻往來,恃有檄可沿。
時時寄安書,何殊在目前。秋賦已復近,公余更加鞭。
金罍喜接境,一水通鄉船。他時儻少病,尚能催擊鮮。
朝菌晦朔雖不知,食之實冠東南味。
庾郎二十有七品,一見流涎驚絕異。
擷蔬剪韮皆可卻,味苦應無夏蟲避。
大阮哦詩聲未了,又索蒸芝今再遺。
邇來枯枿尚未茁,拳拳頗媿臺無餽。
儻容小摘寄情親,會遣長須見芹意。
樟坡直上可高亭,未見高亭祇見名。
想像豈能勝一覽,登高安得快雙明。
大龍湫下聽雷吼,白石巖頭看日生。
咫尺好山隨杖屨,自應老筆擅詩聲。
我來丹丘乘貳車,送客往往萬里余。盛山使君別寖久,漢中郡丞新寄書。
公指四明喜鄰境,典午何知成畫餠。揚旌忽作梓潼行,去路六千抑何迥。
余杭名家多俊奇,君于輩行尤白眉。雍容晉韻足夷曠,百家到手無停披。
向來郎曹天咫尺,引身閩山接商舶。賈胡嘆仰清節高,霧中親見越王石。
此行叱馭不作難,手遮西日又長安。長安日近公應住,未放使星臨蜀山。
不然一行亦不惡,潼川應如錦城樂。鄧侯功名凜如在,拾遺風采今猶昨。
流馬木牛諸葛公,飛挽正欲修前功。蜀民險遠日凋瘵,摩撫要令畿甸同。
況公五絕追鼻祖,隸古真有兩漢風。歸來富貴固未晚,為傳此學川西東。
劉郎鸞棲海瀕邑,不減向來人姓習。凜然軀干即之溫,語恐傷人中有立。
論交雖厚笑甘醴,御吏以嚴無束濕。公余黃卷頻卷舒,藝圃工夫日加葺。
永嘉素多君子僚,休沐新盟有清集。伯倫忽去誰鯨吸,欲挽不留情悒悒。
君年方盛才有余,逸驥寧容在羈馽。期君速蹈功名機,塞草連云朔風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