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劉學諭玗 其二
詩禮家傳舊,箕裘世襲良。
蚤同花萼秀,晚并桂椿芳。
方恨違同氣,那知嘆肯堂。
斯文今已矣,繼踵屬賢郎。
詩禮家傳舊,箕裘世襲良。
蚤同花萼秀,晚并桂椿芳。
方恨違同氣,那知嘆肯堂。
斯文今已矣,繼踵屬賢郎。
你家向來傳承詩禮之教,世代家業繼承得很好。早年你和兄弟如花朵般美好,晚年你像桂樹、椿樹一樣有德行。我正遺憾與你分別,哪知你就離世了。如今斯文之道算是完了,希望你的賢能兒子能繼承你的事業。
詩禮家傳:指家族世代傳承詩禮之教。《論語·季氏》有孔子教兒子學詩學禮的記載。
箕裘世襲:比喻子承父業。箕裘,指簸箕和皮襖,《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
蚤:通‘早’。
花萼:比喻兄弟。《詩經·小雅·常棣》‘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桂椿:桂樹和椿樹,常用來比喻有德行的人。
同氣:指兄弟,有‘同氣相求’之說。
肯堂:指兒子能繼承父業。《尚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底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斯文:原指禮樂教化、典章制度,后泛指文人或文化。
繼踵:指繼承前人的事業
此詩可能創作于劉學諭玗去世后,作者與逝者可能相識,了解其家族情況和個人品德。當時社會重視家族傳承和文化教育,劉學諭玗的離世可能被視為斯文一脈的損失,作者因此作挽詩表達哀悼和感慨。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劉學諭玗的離世,突出其家族傳承優良和個人品德高尚。其特點是用典豐富,語言典雅。在文學上雖可能未產生廣泛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挽詩的創作風格和人們對家族文化傳承的重視。
丹霞縹緲起觚棱,賜有絲綸在上層。
韋杜家聲天最近,崔廬門第日方升。
秘文萬卷題宛委,遺草千秋出茂陵。
湖海未論豪氣在,祇憑繩武佐中興。
何年涌地出巃嵷,散作浮青數點峰。
一氣空濛走溟渤,雙丸隱見宿長松。
誰探玉檢千盤頂,試覓金仙九節筇。
云欲出溪還隱去,紫煙待叩灌壇蹤。
四望辛峰隔女墻,尚湖足底澹波光。
春來花發破山寺,人去苔荒拂水莊。
石屋流泉聞細響,劍門飛雨帶殘陽。
禪林行處都招客,梵唄風吹下道場。
白帽紅靴態可憐,短簫橫笛興翩翩。
曾教錦瑟房中曲,慣請朱門灞上田。
人似月,夜如年,何須彩筆賦甘泉。
朝來蠟淚堆紅雨,猶擁廬兒醉意錢。
秦樓天遠,喜臨風咳唾,都成珠玉。艷織回文清散雪,掃盡紅塵十斛。倚月徘徊,折花供養,哪厭千回讀。相思難寄,幾宵夢繞金屋。
誰憐吳市簫殘,雕梁燕冷,江海頻漂泊。極目夫人城在望,拼把受降城筑。詠絮情深,班荊緣淺,愁唱將離曲。畫圖無句,姮娥應笑人俗。
蔥郁倚青天,微茫散紫煙。祖瀛符帝宅,泰華鎮王川。樹里西山對,花中北極懸。登封非遠幸,三祝配堯年。
碧苑西連闕,瑤池北映空。象垂河漢表,氣與斗牛通。鯨躍如翻石,鰲行不斷虹。蒼茫觀海日,朝會百川同。
堞繞門雙辟,梯懸殿一攀。飛甍承寶蓋,列牖轉瑤環。松古盤云翠,苔新帶雨斑。三楊賜游數,稽首憶天顏。
碧池懸帝闕,瓊島入仙家。洞口流云氣,星濤涌日華。桃源虛歲月,蓬海復塵沙。繡殿游天女,燕支映夕霞。
鳳殿臨瑤水,龍舟鎖白云。樓臺疑上漢,簫鼓憶橫汾。池豈昆明鑿,波猶太液分。昔年浮萬里,蘭桂詠繽紛。
輦道山樓直,宮園水殿低。碧荷春檻出,紅藥晚階齊。釣石蛟龍隱,歌臺鳥雀啼。翠華當日幸,花木五云迷。
金堤回北拱,寶殿樂西城。舂急奔湍上,梁危架石行。池龍蟠九島,苑鳥下層城。帝豫因民事,長楊愧頌聲。
灌木晴湖合,高花午榭移。堯茨元不剪,周稼欲先知。雨露懸蓬徑,風云護竹籬。九重歡豫地,仿佛見龍旗。
云梯盤石迥,水洞穴山深。龍壑春雷斗,鮫宮晝日臨。璧金翻竹色,檻玉落藤陰。誰作梁園賦,還來奏上林。
曲臺通太乙,復道肅鉤陳。虎旅歸營久,龍光繞禁新。柏梁開日月,蓬閣接天人。漢帝崇文化,賡歌奉紫宸。
京師竟作虎狼窩,窩外鯨鯢又奈何。
魁柄神奸操只手,孽緣香火召群魔。
閏逢八月黃花落,亂合五胡白骨多。
我有心香禱蒼昊,休教同室再操戈。
蜀葵萱草陳根在,
金鳳雞冠著地栽。
并作暑天庭戶景,
深叢時見一花開。
竊慕隱淪道,所歡巖穴居。
誰言忝休命,遂入承明廬。
物情不可易,幽中未嘗攄。
幸見終南山,岧峣凌太虛。
北巷通南陌,
門連五相家。
水分池對岸,
墻隔樹交花。
四十年中頃刻殊,
神仙作下睡工夫。
我家日日黃粱熟,
食后酣眠一夢無。
慈福脩齡八十春,
微陽才動寶書新。
天家慶事古無有,
奕葉重光似顯仁。
夫子九原何可作,滿江風葉動悲吟。最是當年傳缽意,萬尋江水不如深。
不見溪翁坐石年,釣臺云暮眼空穿。持竿欲學任公子,志大無功漫費錢。
八十一年身,棲遲客館貧。
登門曾有我,銘墓竟何人。
醉夢高樓月,悲歌故國春。
可能函玉骨,歸葬練溪濱。
怎岑寂,柴荊望望水云重。問生涯何許,年來一例疏慵。但省攜鋤野橋外,盡教嚼蠟世途中。歲寒意,浪付瀛塵,吹散天公。
幽蹤。想春曉,別后西湖,正是愁儂。澹到無言,色香觸法偏工。新贈誰傳折枝句,淺斟那識煮茶風。相思恨,難蠲渴疾,空冷雕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