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鄧知縣友龍 其二
別向巴丘去,歸從浙水來。
絕憐三益友,高臥九泉臺。
清會成陳跡,明時失茂才。
無因陪祖奠,風壑寄余哀。
別向巴丘去,歸從浙水來。
絕憐三益友,高臥九泉臺。
清會成陳跡,明時失茂才。
無因陪祖奠,風壑寄余哀。
你離別后前往巴丘,歸來時卻從浙水那邊傳來噩耗。我十分憐惜你這位良友,如今卻長眠于九泉之下。往日美好的聚會已成過往,在這清明的時代失去了你這樣的賢才。我沒辦法陪在你靈前祭奠,只能把哀思寄托于風壑之中。
巴丘:古地名。
三益友:指正直、誠信、博學多聞的朋友。
九泉臺:指陰間。
清會:美好的聚會。
茂才:即秀才,后漢時為避光武帝劉秀名諱,改稱茂才,這里指賢才。
祖奠:出殯前設奠以告亡靈。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是鄧友龍去世后,詩人為悼念他而作。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但友人的離世給詩人帶來巨大悲痛。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友人鄧友龍。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平實的語言表達深切哀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古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生命消逝的感慨。
佩服翩翩映紫霞,東風千里望還家。靈丹夜長黃金汞,仙杏春開錦繡葩。天闕政須依日月,云程從此隔塵沙。袖中況有青囊秘,莫道流年兩鬢華。
簿書多不會,薄俸亦難銷。醉臥慵開眼,閑行懶系腰。移花兼蝶至,買石得云饒。且自心中樂,從他笑寂寥。
椿凋萱尚茂,游子思難禁。長望號天地,如何分古今。不回觀化夢,空負倚閭心。惟有脩臣節,榮親報亦深。
人孔差如鬼門關,其外陽間內陰間;我真無常能往還,去時人面歸鬼顏。一筍拄天何巍然,密節隔斷鐵塔盤;扳手光如醫刀寒,砉然割裂出肺肝。鐵刷子毛怒而軒,豈如玉梳柔巡穿。剮垢剜出容嬋娟,貌似仇敵心纏綿。層層封鎖籠中鷴,外邊天地寬無邊。白云渡海不求船,子所未見蒼然山。人生有責安可奸,食人而貴非子班。子其歸矣守故椽,我更送子媵歌鬟:“巢幽默兮止言談,朝而銹兮暮蒸煎,薄不渥兮唯辛艱。固汝體兮無掀翻,固汝志兮無怨嘆,子所守兮孔之關。遠浮囂兮近癡頑,處污穢兮心長安,人所棄兮吾所歡。送子歸兮吾懷淵,幸約不遠兮明年”。
平生膽略好封侯,夜讀陰符曉未休。為問張華龍劍在,借余一斬月氐頭。
錢唐故都猶麗雄,民居百萬如蟻封。一夕熛怒赤熁空,市舍歘忽隨歊風。丞相夜下哀瘝恫,飛書走檄動帝聰。大寬賦入振乏窮,乃恢黃堂基益隆。斯民子來爭赴功,豈弟君子汲黯同。吳山蜿蜒若火龍,渴欲急水鱗甲紅。胡不移置山南東,遠挹江上青數峰。岡阜回合水朝宗,環拱北極當天中。
何處龍山事不偏。晉王祠下水浮天。參空鐵樹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歌浩蕩,酒如川。暫陪珠履對風煙。自憐白發無能事,只有丹心在日邊。
將軍寶劍雙龍鱗,錦衣紅蹙繡麒麟。甲第東華接諸貴,樓船南國隘通津。干戈萬里風塵靜,兩都冠蓋如云盛。朝出長干訪原涉,暮入烏衣過劇孟。書生昔未試吳鉤,悲歌三入鳳臺游。醉拔霜毫贈君別,三山落日不勝愁。
吳王蓮宮夜張樂,急管哀絲翠簾幕。可憐西子眉少顰,坐使長洲百花落。天上冰蠶白雪絲,裁成紈扇好題詩。南風恰住西風起,莫道班娘有怨詞。初嫁郎時正盛年,畫眉涂頰斗嬋娟。只知百歲專房寵,誰料君恩不似前。江南女兒年十五,兩髻丫丫面粉光。小紅船上采蓮葉,北客初來應斷腸。盈盈小客抱琵琶,歌舞王孫帝子家。彈得開元教坊曲,金錢還只當泥沙。翡翠明珠載畫船,黃金腰帶耳環穿。自言家住波斯國,只種珊瑚不種田。甬東賈客錦花袍,海上新收翡翠毛。買得吳船載吳女,都門日日醉春醪。
東風吹動看梅期,簫鼓聯船發恐遲。斜日僧房怕歸去,還攜紅袖繞南枝。
文箓傳三昧,詞壇白雪吟。奇才困場屋,晚歲綴紳簪。所歷官雖小,去思人到今。掛冠垂九秩,福善見天心。倒蔗入佳境,寒花留晚香。福田三古剎,恩澤四輿梁。鶴化空華表,牛眠占吉藏。他年青與紫,恒塞桂枝堂。
閑看蝸牛走,親為筑坦途。此君家累重,莫教步崎嶇。
人于物外莫容心,貧賤何憂富不淫。待價有如藏櫝玉,引年無意乞骸金。深山鹿豕情依舊,高閣麒麟事屬今。天爵在躬懷至寶,人于物外莫容心。
相門深深夜不扃,百年恩重千金輕。二人辭受本同情,君王但賞辭金名。嗚呼!一檜死,一檜生。君王孤立臣為朋,誰哉更問胡邦衡。
楚國何堪有二胥,酬心贈別竟相如。可憐逢掖三千士,不似東南雜霸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