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壺天觀泛舟過龍隠洞小酌至月上而歸
浪道湘南是瘴鄉,玉壺銀闕四時涼。
臥龍不逐葭灰動,愛日空驚繡縷長。
浮蟻且同佳節醉,探梅不作少年狂。
暮歸慙愧山頭月,照我骎骎兩鬢霜。
浪道湘南是瘴鄉,玉壺銀闕四時涼。
臥龍不逐葭灰動,愛日空驚繡縷長。
浮蟻且同佳節醉,探梅不作少年狂。
暮歸慙愧山頭月,照我骎骎兩鬢霜。
都說湘南是瘴氣彌漫之地,可這玉壺天觀卻四季涼爽如仙境。洞中的石龍不因節氣變化而有所行動,溫暖的冬日讓我驚訝白晝變長。暫且同友人在佳節時舉杯暢飲,賞梅也沒了年少時的輕狂。傍晚歸來,我愧對山頭明月,它照著我兩鬢如霜、匆匆老去。
浪道:空說,都說。
瘴鄉:指南方有瘴氣的地方。
玉壺銀闕:指壺天觀,形容其環境優美如仙境。
葭灰動:古代用葭莩之灰置于律管中,放密室內,以占氣候。某一節候到,某律管中葭灰即飛出,示該節候已到。
愛日:冬日的太陽。
繡縷長:指白晝變長。
浮蟻:指酒上浮起的泡沫,代指酒。
骎骎:馬跑得很快的樣子,比喻時間過得快。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佳節時游覽壺天觀、龍隠洞,當時可能正值冬日。湘南在古時被視為偏遠之地,多瘴氣,但詩人在游覽中感受到壺天觀的獨特,結合自身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游覽壺天觀后的感慨。其特點是景中含情,通過描繪游覽所見之景,抒發時光易逝的感慨。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六代繁華三百年,我來吊古一悽然。景陽鐘斷雞空唱,玉樹歌沈月自圓。潮沒舊痕生晚浦,柳搖新色媚晴天。高樓上盡窮雙目,千里江山繞檻前。
曲江春老賦停云,病淺臨風一送君。暫有公榮宜對酒,那堪孫楚即離群。高餐露菊逢秋盡,細語霜鐘入夜分。更折梅花問耆舊,羅浮清隱最相聞。
江水綠沉沉,危峰倒夕陰。何人倚高閣,月出聽龍吟。
翳翳儋耳城,歷歷桄榔樹。百年遺故丘,新堂設賓阼。清風海上至,朝陽在庭戶。丹山五色鳳,覽德屢來下。甘辛熟桂酒,羅列雜藷蕷。苻黎多孫子,食飲祭先具。蛟龍波浪深,歸來風雨除。鑿井得甘泉,渴者恒自私。流潤不擇地,委順復何疑。海南絕風雨,水木況華滋。鄰舍解讀書,諸生還誦詩。何必懷故都,聊樂宜在茲。星河度白鶴,山月懸蛾眉。來晚去何速,勞人千載思。
江妃有訣煮真珠,菰飯牛酥軟不如。手擘雞腮金五色,盤傾驪頷琲千馀。夜光明月供朝嚼,水府龍宮恐夕虛。好與藍田餐玉法,編歸辟谷赤松書。
句踐嘗膽日,堅銳不謂無。一朝獻西子,越兵成大呼。回睇長洲苑,千秋生碧蕪。
雨中遙憶梅花落,夢里時教玉艷分。東閣數枝愁水部,空庭一片懊參軍。為爾咨嗟長獨立,馀香遠邇風前入。氣味偏依冷韻留,精神轉令寒芬襲。寒芬冷韻逐誰飛,銀缸金鼎耀霜幃。滿面紅妝相對出,誰憐白雪少光輝。以茲感嘆為花泣,寄語陽春花下集。取實和羹自有時,花落花開毋太急。
林家好兄弟,清潤比璠玙。海嶼耕殘業,天壇夢舊居。相逢三徑草,清話一樓書。莫遣明朝別,思君恨有馀。
怒浪蹙天摧漕舟,疾風吹雨黑中流。海神躍馬火明滅,龍伯釣鰲山蕩浮。安得靈槎通漢使,斷無奇藥采瀛洲。丈夫政事經艱險,不負平生亦壯游。
六代興亡江上城,倦游還向此中行。龍蟠虎踞空形勢,并廢臺荒為戰爭。云氣霏霏春雨急,煙波渺渺暮潮平。商人不識前朝恨,短笛還為激烈聲。
高林俯青冥,柯葉森若織。陽光已轉午,陰嶺仍半黑。崢嶸亂石間,行子有苦色。臨深地勢入,涉險天宇塞。四顧無所投,跡繭去未息。悵然增百憂,冥冥羨歸翼。窮冬十日陰,積雪千山路。晴云開半嶺,落日猶在樹。悠悠客心速,慘慘天色暮。寒鳥各有依,解鞍尚無處。游魚誤銜鉤,玄豹終隱霧。行行謝冠冕,復我林壑趣。
石城嵯峨如鐵壁,睥睨云霄高百尺。石頭千古枕江流,六代繁華有遺跡。昔人城此今已矣,尚有功名在人耳。古堞殘鴉噪夕暉,空壕宿鷺迷寒雨。孫君才調不可羈,蚤年問學為名師。懷賢每賞袁公節,勵志常期士行為。君今北上朝天闕,五月江城促行色。城上薰風吹客衣,城邊折柳傷離別。朝來微雨浥輕塵,江水流波草色新。行看高步云衢上,當使功名勝古人。
漢江天上水,牛女世間宵。自動黿鼉影,誰傳烏鵲橋。孤城古塞月,一葉楚門潮。君看西流火,分明奪斗杓。
天壽還平格,名園獨樂中。朝廷須寇老,啟事憶山公。白日懸名在,浮云過眼空。定知青史上,人物首山東。
章子捐書灑埽忙,華軒乃肯過草堂。知聞敢望回并賜,文獻難徵夏與商。會有神醫為刮膜,豈無鄰女肯分光。聾盲常起于音色,三復聃書檢欲章。力綿恩重老難任,篋有龍綃橐有金。猶記席前曾見問,安知澤畔自行吟。吾聞正始聲初吐,子有元和腳可尋。今大宗師惟閣老,蟬嘶未必不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