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憶吳江
虹梁新霽倚東隅,還憶松江枕太虛。
味比莼羹下鹽豉,賢為菰菜憶鱸魚。
清風帆幔輸歸客,落日蒹葭稱晚漁。
會帶笭箵鎮浮浪,扁舟斜掛一籧篨。
虹梁新霽倚東隅,還憶松江枕太虛。
味比莼羹下鹽豉,賢為菰菜憶鱸魚。
清風帆幔輸歸客,落日蒹葭稱晚漁。
會帶笭箵鎮浮浪,扁舟斜掛一籧篨。
雨后新晴,彩虹般的屋梁靠在東邊角落,我還回憶起松江,仿佛枕著天空。那味道可比用鹽豉調味的莼羹,賢德之人會因菰菜而想起鱸魚。清風吹動帆幔,似乎催促著歸客,落日映照蒹葭,正適合晚歸的漁夫。我會帶著漁具去鎮住那浮浪,駕著扁舟斜掛著一張粗竹席。
虹梁:像彩虹般的屋梁。
新霽:剛剛雨過天晴。
東隅:東邊角落。
松江:水名。
枕太虛:枕著天空,形容置身于廣闊的自然中。
莼羹:用莼菜做的湯。
鹽豉:用鹽腌制的豆豉,可作調味品。
菰菜:即茭白。
鱸魚:一種魚。
帆幔:船帆。
蒹葭:蘆葦。
笭箵:漁具。
籧篨:粗竹席。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對松江的回憶和向往來看,詩人可能身處異地,在一個雨后新晴的夜晚,觸景生情,回憶起江南松江的生活,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松江的懷念和對水鄉生活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意象豐富,意境優美,語言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力有限,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對生活的感悟。
鐘山影里看樓臺,江煙晚翠開。六朝舊時明月,清夜滿秦淮。 寂寞處,兩潮回。黯愁懷。汀花雨細,水樹風閑,又是秋來。
賤妾如桃李,君王若歲時。秋風一已勁,搖落不勝悲。 寂寂蒼苔滿,沉沉綠草滋。榮華非此日,指輦競何辭。
涌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晴日暖,淡煙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闌干,一片云頭。
天闊云高,溪橫水遠,晚日寒生輕暈。閑階靜、楊花漸少,朱門掩、鶯聲猶嫩。悔匆匆、過卻清明,旋占得余芳,已成幽恨。卻幾日陰沉,連宵慵困,起來韶華都盡。 怨入雙眉閑斗損。乍品得情懷,看承全近。深深態、無非自許;厭厭意、終羞人問。爭知道、夢里蓬萊,待忘了余香,時傳音信。縱留得鶯花,東風不住,也則眼前愁悶。
素蘤多蒙別艷欺,此花端合在瑤池。(端合 一作:真合) 無情有恨何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欲囀聲猶澀,將飛羽未調。高風不借便,何處得遷喬。
御史乘*剛直,廡車攬轡澄清。先聲應播五羊城。一道凜然尊敬。庵外疏花破玉,枝頭佳實調羹。催歸不入秉鈞衡。豈但動公詩興。
為有書來與我期,便從蘭杜惹相思。昨夜蝶衣剛入夢,珍重,東風要到送春時。 三月正當三十日,占得,春光畢竟共春歸。只有成陰并結子,都是,而今但愿著花遲。
深林幾處啼鵑,夢如煙。直到夢難尋處倍纏綿。蝶自舞,鶯自語,總凄然。明月空庭如水似華年。
殷勤此別幾時還,結足應須巖洞音。 卒歲在家貧亦好,何人似我老來閑。 九天使者邀歸艇,五岳丈人分半山。 已是南回行腳了,歸休穩坐聽潺湲。
云旗廟貌拜行人,功罪千秋問鬼神。 劍舞鴻門能赦漢,船沉巨鹿竟亡秦。 范增一去無謀主,韓信原來是逐臣。 江上楚歌最哀怨,招魂不獨為靈均。
鵝湖山下稻粱肥,豚阱雞棲對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龍。 精誠天地動,意愿鬼神從。 村喜禾花實,峰看嶺岫重。 白旗輝烈日,遙映一杯濃。
水月光中,煙霞影里,涌出樓臺。空外笙簫,云間笑語,人在蓬萊。 天香暗逐風回。正十里、荷花盛開。買個扁舟,山南游遍,山北歸來。
學道悠悠未見功,敢云凡質有仙風。 他年一缽江湖去,先向苕溪訪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