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盆
髯翁久埋沒,歲月來成奔。當年膾魚處,齏臼徒形存。
想方高會時,猛士侔云屯。連鰲覬一釣,欲以大口吞。
尺鯽剉紅雪,烹葵植蘭蓀。王余棄玉食,銀刀亂洄沄。
墮臺不禁醉,網漏如鯨鯤。座中盡群彥,人亡失叢墦。
吾游懷此都,重到郭外村。聊興廣武嘆,徘徊受辛盆。
頹然鳳凰臺,路走臨津門。催歸趁人馬,誰念古帝魂。
愁無有力者,窊樽負云根。斯焉共杯飲,垂綸具盤飧。
髯翁久埋沒,歲月來成奔。當年膾魚處,齏臼徒形存。
想方高會時,猛士侔云屯。連鰲覬一釣,欲以大口吞。
尺鯽剉紅雪,烹葵植蘭蓀。王余棄玉食,銀刀亂洄沄。
墮臺不禁醉,網漏如鯨鯤。座中盡群彥,人亡失叢墦。
吾游懷此都,重到郭外村。聊興廣武嘆,徘徊受辛盆。
頹然鳳凰臺,路走臨津門。催歸趁人馬,誰念古帝魂。
愁無有力者,窊樽負云根。斯焉共杯飲,垂綸具盤飧。
那位長髯老者早已被歷史埋沒,歲月如奔騰之水匆匆流逝。當年膾魚的地方,如今只有研碎調料的器具空存其形。想象當年盛會之時,猛士如云聚集。他們想著像釣起巨鰲一樣有大收獲,想用大口吞下一切。把鯽魚切成如紅雪般的魚片,烹飪葵菜,種植香草。連珍貴的王余魚都被棄置,銀刀般的魚在水中游動。高臺之上人們沉醉不已,像漏網的鯨魚一樣放縱。座中都是杰出人才,如今人已逝去,墓冢荒蕪。我來到這都城,再次到郭外的村莊。不禁發出廣武之嘆,在辛盆旁徘徊。鳳凰臺已破敗,道路通向臨津門。催促著人馬回去,誰還會念及古代帝王的魂魄。發愁沒有有力氣的人,能背負著像云根般的洼樽。真希望能在這里一起舉杯暢飲,垂釣準備餐食。
髯翁:長著胡須的老者。
齏臼:研碎姜蒜等的器具。
侔云屯:像云聚集一樣眾多。
連鰲:釣起巨鰲。
剉:同“銼”,切碎。
王余:魚名。
洄沄:水流回旋的樣子。
群彥:眾多有才學的人。
叢墦:眾多的墳墓。
廣武嘆:指對歷史興亡的感慨。
窊樽:中間凹陷的酒器。
云根:山石。
垂綸:釣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對歷史變遷的感慨來看,可能是詩人在游歷古跡時,看到曾經繁華之地如今荒蕪破敗,聯想到歷史的興衰和人事的無常,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社會或許處于一種動蕩或變革的時期,引發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衰和人事變遷。其突出特點是通過今昔對比展現滄桑之感,語言古樸有韻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達。
射策兼收燕頷生,不須文檄似常清。驚弦戎虜從容下,聚米山川指顧明。豈但執戈堪武衛,還因舞羽繼仁聲。汾陽千古知無匹,怪底麾旌不浪更。
瘦田糝糝豆花明,冷徑毿毿柏葉清。何處路通云際寺,山人指我秀華亭。
參差佛頭山,迤邐鮫人室。但許日高眠,何妨氣蕭瑟。
使君亭畔竹,清操葉殊祥。雙簳穿云直,同根出地長。政成齊下鳳,節勁并淩霜。舊種俱臨沼,新梢合過墻。桐川歌有斐,淇澳詠難忘。
郎是簳珠兒,儂是薏珠子。自憐同一珠,甘苦長相似。
盤雕錦袍鐵?驄,繡旗雙飐桃花紅。董家南塘聊一出,萬舸不敢乘春風。健兒百戰髓力盡,天子高臥咸陽宮。撫髀之對何匆匆,誰奪我公向云中。南粵王頭闕下矣,六裸北首穹廬空。代人巷賀吳人哭,安得分身來救儂。劍歌大白須滿飲,天下健者唯董公,嗚呼天下健者唯董公。
文藻三閭并,幽懷《九辯》知。云為巫峽賦,雪作郢中詞。茅屋還遺址,蘭臺異昔時。鴻裁誰獵艷,空自拾江蘺。
一脈靈淵秘,千秋鎮若斯。光涵明月夜,清與白云期。遠洽藏春塢,平分浴鶴池。悠然心賞處,塵世未曾知。
霄漢九重云日,江湖萬里風煙。田父相逢偶語,今年大是豐年。
大樹悲風至,村梅獨不阿。憑無車馬到,時有騷人過。酌月上高閣,投鞭下暮河。忽聞澌夜雪,已覺落花多。
見固能知聞亦知,雖聞如與見同時。只緣一本元無二,千圣已亡心在茲。
又見楓紅。賺秋霜兩鬢,過雁聲中。天涯久無書寄,漫道相逢,自是南飛已晚。帶朔雪、行斷遙空。連年往還數,草木知寒,關塞先冬。那辭征路苦,正汀洲入畫,蘆荻叢叢。稻粱何許,呼侶困避雕弓。莫說橫陽便返,近炎溟猶有賓鴻。歸來待傳訊,柳暗花明,萬里春風。
浮空覆雜影,含露密花藤。乍如洛霞發,頗似巫云登。映光飛百仞,從風散九層。欲持翡翠色,時吐鯨魚燈。
縠水柯山蘊秀奇,精忠深結冕旒知。玉堂視草久推重,金椀書名猶恨遲。廊廟未應忘澤物,江山且復助題詩。慇勤寄錄韓公事,好為斯民更筑基。迂愚聊復隱清時,幽事相關只自知。滿地落花看鶴舞,一軒春雨對僧棋。閑中日月真銷得,物外煙霞漸可期。坐致時康賴公等,不須深遁采商芝。
一聲欸乃煙波闊,千古離騷日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