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溪堂有待
疏雨渡西關(guān),寒溪亦厚顏。
風和沈白浪,云斂出青山。
浩蕩鷗偏適,翔飛鷺自閑。
可堪泥染鞅,行客馬班班。
疏雨渡西關(guān),寒溪亦厚顏。
風和沈白浪,云斂出青山。
浩蕩鷗偏適,翔飛鷺自閑。
可堪泥染鞅,行客馬班班。
稀疏的雨點灑落在西關(guān),寒溪仿佛也帶著羞愧之色。微風輕拂,白色的波浪漸漸平息,云朵散去,青山顯露出來。浩蕩的水面上,鷗鳥自在愜意,白鷺飛翔姿態(tài)悠閑。怎忍受馬蹄沾染著泥濘,遠行的客人騎著馬緩緩前行。
厚顏:這里形容寒溪在雨中似有羞愧之態(tài)。
沈:同“沉”,平息。
斂:收斂,散去。
鞅:馬鞅,套在馬頸上的皮帶,這里代指馬。
班班:形容馬行走緩慢。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在雨中出行,看到寒溪一帶的景色,觸景生情而創(chuàng)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環(huán)境較為平靜,詩人在旅途中有感而發(fā)。
這首詩主旨在于描繪雨中寒溪周邊的景色,突出自然之美與行客的奔波形成對比。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意境悠遠,在展現(xiàn)自然景色的同時蘊含著人生感慨,在文學上體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細致的觀察力和獨特的情感表達。
朝生千憶貌,暮化千憶身。
只此啼與笑,陰陽忙煞人。
湘羅碧繞二妃祠,雙冢峨峨傍水湄。姻舊平生情不淺,何時為草麗牲碑。
庭外秋風一夜生,因君歸去不勝情。故園松菊猶存否,鴻雁來時好寄聲。
蕉心未展桐花老,春社才臨燕聲小。
屋角陰云凍天色,雨腳斜侵砌草織。
暮寒壓夢夢不成,耳邊哀角嗚嗚鳴。
幽房鬼逼蘭釭凝,床頭玉盞敲紅冰。
斫桂燒云老不死,夜烏啼殺曉烏起。
獨繭抽絲結(jié)繡襦,儂心未卜郎心似。
開簾蠟樹煙依微,海燕賓鴻相背飛。
孤吟起坐各無賴,昨夜鄰家夫婿歸。
黃顧公能接,馀暉望寢門。
談經(jīng)高密當,論學永嘉尊。
腐鼠休相嚇,游龍極至言。
明夷待今訪,白日正昏昏。
向夕長廊散步遲,砧聲清切動涼飔。一繩賓雁初辭塞,三匝棲烏未定枝。秋意到門桐葉覺,客心中夜砌蟲知。朝來買取黃華好,卻憶東皋舊短籬。
檐間余滴弄新晴,斗室閑觀見物情。帶露殘蟬多羽調(diào),閱人老樹少商聲。風寒盧水波痕減,霜落津門蜃氣明。卻喜書齋省緣撲,窗蠅就凍帳蚊清。
二麥俱秋斗百錢,
田家喚作小豐年。
餅爐飯甑無饑色,
接到西風熟稻天。
長君論事天為動,
季子居官水似清。
雙眊不能鈔諫草,
偏聾尚可聽琴聲。
海內(nèi)兵塵滿,
乾坤正氣孤。
數(shù)公明大義,
一死激頑夫。
關(guān)塞青楓晚,
英靈白日徂。
他年看秉筆,
得慰鬼雄無?
莫在軍中日募兵,萬夫魚貫列行營。
懸金都市招徠廣,立的轅門去取精。
二石開弓猶恨少,雙重被鎧尚嫌輕。
伍符□屬他人手,歷歷空能記姓名。
海色不可極,西風吹鬢絲。
中朝正全盛,此地已居夷。
異服魚龍雜,高巢燕雀危。
平生陸沉感,獨自發(fā)哀噫。
名應(yīng)周詩五輅,耳聞舜韶八音。共向瑤階率舞,九重喜動天心。
廣鼻深通兩竅,長牙白聳雙尖。沐浴天家雨露,貢來南海蕃暹。
嘉運開駿招,輪帛四交馳。之子起自厲,為報當及時。杯酒指河梁,悢悢不能持。十載雖煢獨,與子不相離。
仰見晨風鳥,矯吭鳴何悲。脩翼摩勁飆,一舉絕天池。豈不快所往,念此卑林棲。舒卷無違性,動靜各有宜。努力愛景光,千載以自期。
方舟遵枉渚,落日上征衣。離筵啟方序,吾弟感仳離。愚哲雖異規(guī),疇不慕昌期。哲者任其勞,愚者食其貽。
上有晨昏奉,下有伏臘資。偃仰恒一編,耕釣不失時。子其寧爾懷,余處良以怡。
春星羅廣陌,熹微依徵傳。雄雞無停號,炯爾天地旦。浮陰忽來滋,焉能長清漢。脩條未易材,微萌無難蔓。
送客各自媚,誰當發(fā)浩嘆。仕宦恒苦晚,行樂恒苦短。所以邴生秩,往往不待滿。
竊有和氏璧,皎潔如秋月。當其未辭璞,憂在長埋沒。初日奏秦庭,精光熒然發(fā)。美人粲玉齒,九賓為驚絕。
在執(zhí)茍不虔,能無中玷缺。子其愛連城,完歸用將別。
孤村修竹藹芳陰,
古岸新祠傍水濱。
過客莫煩沽酒奠,
使君原是飲泉人。
七情喜居一,
六惡攻之力。
大富貴壽考,
適然而莫必。
蒼天已死黃天立,倒海翻云百神集。一時天醉帝夢酣,舉國沉迷同失日。
芒芒蕩蕩國昏荒,冥冥蒙蒙黑甜鄉(xiāng)。我坐斗室?guī)自言拢姹谖┌轃艄馔酢?
時不辨朝夕,地不識南北。離離火焰青,漫漫劫灰黑。
如渡大漠沙盡黃,如探嚴穴黝難測。化塵塵亦緇,望氣氣皆墨。
色象無可名,眼鼻若并塞。豈有盤古氏,出世天再辟。
又非阿脩羅,攪海水上擊。忽然黑暗無間墮落阿鼻獄,又驚惡風吹船飄至羅殺國。
出門寸步不能行,九衢偏地鈴鐸聲。車馬雞棲匿不出,樓臺蜃氣中含腥。
天羅磕匝偶露缺,上有紅輪色如血。暖暖曾無射目光,涼涼未覺炙手熱。
吾聞地球繞日日繞球,今之英屬遍五洲。亦日所照無不到,光華遠被天盡頭。
鳥知都城不見日,人人反抱天墮憂。又聞地氣蒸騰化為雨,巧算能知雨點數(shù)。
此邦本以水為家,況有灶煙十萬戶。倘將四海之霧銖積寸算來,或尚不如倫敦城中霧。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luò)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quán)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guān)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wù)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