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德素罷官歸舒城三首 其二
朔風吹眼水溶溶,白社回香杳靄中。千里滄洲帆一抹,遙知此日背冥鴻。
朔風吹眼水溶溶,白社回香杳靄中。千里滄洲帆一抹,遙知此日背冥鴻。
煬帝雷塘土,迷藏有舊樓。誰家唱水調,明月滿揚州。
駿馬宜閑出,千金好舊游。喧闐醉年少,半脫紫茸裘。
秋風放螢苑,春草斗雞臺。金絡擎雕去,鸞環拾翠來。
蜀船紅錦重,越橐水沈堆。處處皆華表,淮王奈卻回。
街垂千步柳,霞映兩重城。天碧臺閣麗,風涼歌管清。
纖腰間長袖,玉佩雜繁纓。拖軸誠為壯,豪華不可名。
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雨過一蟬噪,飄蕭松桂秋。
青苔滿階砌,白鳥故遲留。
暮靄生深樹,斜陽下小樓。
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
使君四十四,兩佩左銅魚。為吏非循吏,論書讀底書。
晚花紅艷靜,高樹綠陰初。亭宇清無比,溪山畫不如。
嘉賓能嘯詠,宮妓巧妝梳。逐日愁皆碎,隨時醉有余。
偃須求五鼎,陶只愛吾廬。趣向人皆異,賢豪莫笑渠。
水檻桐廬館,歸舟系石根。
笛吹孤戍月,犬吠隔溪村。
十載違清裁,幽懷未一論。
蘇臺菊花節,何處與開樽。
笙歌登畫船,十日清明前。
山秀白云膩,溪光紅粉鮮。
欲開未開花,半陰半晴天。
誰知病太守,猶得作茶仙。
菱透浮萍綠錦池,
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
鴛鴦相對浴紅衣。
州在釣臺邊,溪山實可憐。
有家皆掩映,無處不潺湲。
好樹鳴幽鳥,晴樓入野煙。
殘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兩竿落日溪橋上,半縷輕煙柳影中。多少綠荷相倚恨,一時回首背西風。
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瀟灑江湖十過秋,酒杯無日不淹留。
謝公城畔溪驚夢,塵冠掛卻知閑事,終擬蹉跎訪舊游。
芳草復芳草,斷腸還斷腸。
自然堪下淚,何必更殘陽。
楚岸千萬里,燕鴻三兩行。
有家歸不得,況舉別君觴。
嗚咽江樓角一聲,
微陽瀲瀲落寒汀。
不用憑闌苦回首,
故鄉七十五長亭。
車書混一業無窮,
井邑山川今古同。
戊辰年向金陵過,
惆悵閑吟憶庾公。
縉云新命詔初行,才是孤魂壽器成。
黃壤不知新雨露,
多少四年遺愛事,鄉閭生子李為名。
六朝文物草連空,天淡云閑今古同。
鳥去鳥來山色里,惆悵無因見范蠡,參差煙樹五湖東。
上吞巴漢控瀟湘,
怒似連山凈鏡光。
魏帝縫囊真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