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夜夢觀某人詩什其書一章四絕蓋絕筆也走讀竟太一真人來告語青猿手里得長書靜聞丹灶風中雨之句夢而默記之寤矣作詩導意
多謝真人警夢書,青猿馴擾尚趦趄。
任從爐鼎喧風雨,爭奈神明復古初。
君樂鏈形咀丹火,我甘飲水灌園蔬。
惟當敬佩終焉意,子欲無言致匪虛。
多謝真人警夢書,青猿馴擾尚趦趄。
任從爐鼎喧風雨,爭奈神明復古初。
君樂鏈形咀丹火,我甘飲水灌園蔬。
惟當敬佩終焉意,子欲無言致匪虛。
多謝太一真人用警夢之書點醒我,青猿雖已被馴服卻還顯得遲疑不前。任憑爐鼎在風雨中喧鬧作響,奈何神明已恢復到最初的狀態。你樂于修煉形體、吞吐丹火,我卻甘愿飲水澆灌園中的蔬菜。我唯有敬佩這最終的旨意,你欲沉默不言也是真實不虛的。
馴擾:馴服。
趦趄(zī jū):遲疑不前的樣子。
鏈形:修煉形體。
咀丹火:指修煉丹藥。
終焉意:最終的旨意。
子欲無言:出自《論語·陽貨》,這里表示沉默不言。
由于缺乏具體資料,推測此詩創作于詩人對人生、修行有所思考之時。可能當時社會上有追求修煉成仙、煉制丹藥的風氣,詩人在夢中得到啟示,從而寫下此詩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生活態度。
這首詩主旨在于表達詩人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擇,不追求虛幻的修煉之法,而向往平淡的田園生活。其特點是通過夢境與現實結合,以對比手法展現思想。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部分文人對生活的思考。
人日占人古有之,淡云疏雨日光遲。梅呈紅蕊寒猶茹,菜剪青絲凍欲萎。野老獨斟泉釀酒,繡衣還寄草堂詩。冉涇橋畔元宵市,步月看燈有所期。
清淺彎環繞故墻,一身將影理殘妝。西施俗處無人見,冷落吳宮溪水香。
脫跡風塵少自寬,對君杯酒話更闌。去天尺五終非近,行路尋常總是難。解佩尚余孤劍在,探囊不問一錢看。泰階星斗時時合,彩筆于今未易干。
不著繁華不落枯,當陽壁立見清癯。休誇淇水多君子,豈獨西山有丈夫。高豎剎竿曾作祖,廣開籌室任匡徒。青青總是真如體,借問香嚴會得無。
看云移白日,鄉夢渺愁余。畫虎書頻達,屠龍技久虛。未須慚后乘,且自戒前車。末路知何似,吾將賦遂初。
靖節迷途尚爾賒,苦將覺悟向人誇。此心若識真歸處,豈必田園始是家。
夏后乘兩龍,高會在帝臺。榮光河雒出,白云蒼梧來。侍御多賢圣,升降有群才。四時有變化,盛明不徘徊。高陽邈已遠,佇立誰語哉。
崔嵬靈巖山,突兀姑蘇臺。具區若明鏡,曾照西子來。玉容今寂寞,蒼海飛塵埃。
城南杯酒共依依,奮袂晨征愿已違。弱骨自緣憂國瘦,旅魂時逐故園飛。未更世路狂應怪,縱有昌言力較微。慚愧故人詩盡好,病中吟望一沾衣。
丹陽賢使君,高誼今所無。鈴齋有馀閒,遙憶耕田夫。滿船送美酒,盛事驚道途。客來即留醉,不用倩行酤。
夏日飛火云,枕簟訪深僻。坐此松竹林,冰泉嗽寒石。
漢家臣妾盡,馀爾牧羝人。自食天山雪,長懷上苑春。短書無雁寄,愁鬢帶霜新。夜夜聞笳吹,因君淚滿巾。
造化百幻詭,何物保相避。霎然創以呈,儼爾夙所肄。取玉自昆侖,削金役翡翠。博物如司空,儻亦難詰致。扣伯費言辭,伯答未全聵。有蕡榴核仁,無忝竹叢義。既勞花給妝,復取實供饋。符呈百子占,□絕三尸醉。嵌礫孫自繁,胎珠母深閟。辟彼幽閨姬,十年乃始字。灌澆以助長,空勞竭溝澻。修巳法前規,拱桑詎能祟。豈真不能祟,夕拱而朝瘁。矧膺安石祥,可廢臨谷惴。頗噱甘露人,是覺還是寐。盡殺匪天心,伏甲露帷次。餌虎不以道,竟為虎所食。
三徑頻來藉碧苔,一區吾豈草玄才。旋呼白鶴為童子,笑指春江是綠醅。隔岸黃塵休舉扇,西山晴色好登臺。金門錯憶浮生事,何似林中酒一杯。
云水心常結,風塵面久盧。重尋釣鰲客,初入選仙圖。鼠雀真官耗,龍蛇與眾俱。卻懷閑祿厚,不敢著潛夫。常貧須漫仕,閑祿是身榮。不托先生第,終成俗吏名。重緘議法口,靜洗看山睛。夷惠中何有,圖書老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