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蠶行
今年桑葉賤如土,吳蠶戢戢多于魯。
葉底時聞健食聲,樹頭颯颯初來雨。
辛勤出火倏三眠,準擬收功千萬縷。
縣官何忍為繭絲,女紅切勿事纂組。
愚儒請遺天下衣,各使蒼生有環堵。
天寒歲暮田舍翁,白發霜風吹兩股。
今年桑葉賤如土,吳蠶戢戢多于魯。
葉底時聞健食聲,樹頭颯颯初來雨。
辛勤出火倏三眠,準擬收功千萬縷。
縣官何忍為繭絲,女紅切勿事纂組。
愚儒請遺天下衣,各使蒼生有環堵。
天寒歲暮田舍翁,白發霜風吹兩股。
今年桑葉價格低賤如泥土,吳地的蠶密密麻麻比魯地還多。時常能聽到蠶在桑葉下歡快進食的聲音,就像樹頭剛落下的颯颯雨聲。蠶辛勤生長經過三眠,本指望能收獲千萬縷蠶絲。縣官怎忍心把蠶絲都搜刮走,女子不要再從事編織絲帶的活計。我這迂腐的書生希望能讓天下人有衣穿,讓百姓都有安身之所。在天寒歲末時,田舍老翁白發蒼蒼,寒風吹著他的雙腿。
戢戢:聚集、眾多的樣子。
出火:蠶卵孵化。
三眠:蠶生長過程中要經過三次蛻皮休眠。
繭絲:這里指官府征收蠶絲。
女紅:指女子的針線活。
纂組:編織絲帶。
環堵:四周土墻,指簡陋的住所。
此詩創作背景可能是在封建官府苛捐雜稅繁重的時期,詩人看到蠶農辛勤養蠶,收獲的蠶絲卻被官府大量征收,底層百姓生活困苦,從而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百姓受官府剝削的社會現實,突出特點是語言平實、情感真摯。它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當時社會的矛盾,對研究封建社會百姓生活有一定價值。
德澤波斯淡,謳歌載路聞。偕民登壽域,不老是神君。
砧聲咽,梅花夢斷紗窗月。紗窗月,半枝疏影,一簾凄切。
心前舊愿難重說,花飛春老流鶯絕。流鶯絕,今宵試問,幾人離別。
焚尾花繁,曼殊仙跡,豐臺春色如許。紅遮香徑,碧繞闌干,當日嬌柔堪擬。
想一代詞人,千秋佳麗。消受最憐伊,吟肩試倚。翠巾新拭,繡窗閑語,悄鬟低、猶堪追憶。
天與艷才如此。姍姍月下徘徊,露冷苔黏,釵橫佩墜。
任從他、滿目風光,總被杜鵑催去。
劍為不平離實匣,藥因救病出金瓶。
夜泛孤篷載月船,靜搜吟料六橋邊。 詩成上達宸聰了,流落人間到處傳。
聞有上江船,令人喜欲顛。 烹魚開尺素,被毳得純棉。 細讀蠅頭字,誰欺鶴發年。 那堪寄來句,清比醉翁泉。
酣酒狂歌思欲飄,久從江國駐蘭橈。 芙蓉隔浦聽秋雨,楊柳長亭看晚潮。 過客有時來問字,美人何處覓吹簫。 題詩欲寫殷勤意,搔首西風雁影遙。
如姬寢臥內,班妾坐同車。 洪波陪飲帳,林光宴秦余。 歲暮寒飆及,秋水落芙蕖。 子瑕矯后駕,安陵泣前魚。 賤妾終已矣,君子定焉如。
月宮清冷桂團團,歲歲花開只自攀。 共在人間說天上,不知天上憶人間。
坐愛清光好,更深不下樓。 不因逢閏月,今夜是中秋。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 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 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有懷長不釋,一語一酸辛。 此地暫胡馬,終身只宋民。 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 恥見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俗眼難窺冰雪姿,終朝共詠小山詞。 此身依托同雞犬,他日升天莫棄遺。
錦筵花下飛鸎鵡,羅袖風前唱鷓鴣。 占得仙家詩酒興,閑吟煙月憶蓬壺。
殘日塞鴻高的的,暮煙汀樹遠依依。 此時回首情何限,天際孤帆窣浪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