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子之南也其友湛元明歌九章以贈崔子鐘和之以五詩于是陽明子作八詠以答之 其三
洙泗流浸微,伊洛僅如線。后來三四公,瑕瑜未相掩。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遠。屢興還屢仆,惴息幾不免。道逢同心人,秉節倡予敢。力爭毫釐間,萬里或可勉。風波忽相失,言之淚徒泫。
洙泗流浸微,伊洛僅如線。后來三四公,瑕瑜未相掩。嗟予不量力,跛蹩期致遠。屢興還屢仆,惴息幾不免。道逢同心人,秉節倡予敢。力爭毫釐間,萬里或可勉。風波忽相失,言之淚徒泫。
古循州、道此分程。車轍指東城。疇人堆垛煩推算,合薰蕕、一氣氳蒸。未領女兒香味,先儀將相雷名。
回途天氣欠分明。饤饾半陰晴。此行非赴山靈約,試商量、圃學農經。送客一輪月暈,愁予十里雞聲。
易水悲歌氣吐虹,
燕丹養士亦英雄。
可憐家國興亡計,
盡在荊軻一擊中。
縹緲春波接遠天,
高樓長眺獨蕭然。
依依樹影留殘月,
點點村炊上晚煙。
此地維舟廿九載,
當時垂發十三年。
東風依舊吹楊柳,
俯仰青衫祇自憐。
睡起篁莊日已紅,方知鞅掌是途中。
帆飛荻港江河闊,馬度梅關霜雪濃。
未盡風光行且北,祇因流派別于東。
丈夫不與匏瓜伍,湖海奔波魚化龍。
靈符高掛辟方良,寶劑旁搜納眾芳。
穰穰人情隨節變,冥冥古意與□長。
新裁白雪羅衣潤,旋剝黃金角餌香。
尚想中流見荃棹,徘徊洲浦待巫陽。
十州基址難淪沒,
二浙源流且溯洄。
秋信最宜吳地看,
雪峰飛向越溪來。
歷歷經過事,昏昏醉夢中。
江湖愁日短,天地泣途窮。
佳節因人過,傷心有爾同。
平生憂患意,何處問蒼穹。
分符江外去
人笑似騷人
不道鱸魚美
還堪養病身
高低田水入溪流,
溪岸閒橫野渡舟。
麥飯家家甑中有,
永無犢佩起山頭。
飛花自有牽情處,不向枝邊墜。隨風飄蕩已堪愁,更伴東流流水、過秦樓。
樓中翠黛含春怨,閑倚闌干見。遠彈雙淚惜香紅,暗恨玉顏光景、與花同。
子孝親兮弟敬哥,
吁嗟分拆聽搬唉。
囊中財物他嫌少,
祖上田園你要多。
夫婦眼前雖快樂,
兒孫日后恐消磨。
何如孝弟親鄉黨,
子孝親兮弟敬哥。
小齋風雨掩蓬蒿,掛席東歸憶爾曹。病后中原思賦客,待君來看曲江濤。
李徐二子近何如,聞道汪郎更念予。三十六峰荷鋤去,莫令空寄白云書。
南枝零落北枝殘,
失喜新蕤苦耐寒。
莫道北人渾不識,
南人幾作杏花看。
卻笑梁園事已非,梁王去后燕空歸。可憐園上多情樹,風絮紛紛學雪飛。
渭水西來萬里遙,行人歸去水迢迢。垂楊不系離情住,只送飛花過渭橋。
南堂面山已勝,
北檻俯澗仍幽。
千巖莫非石友,
萬壑總是清流。